时间: 2025-05-07 19:38: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9:38:44
得曾景建书一首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闻君别后买倾城,
酒戒中年亦放行。
远使忽来知病起,
近书全未说丹成。
莫嫌身去依刘表,
曾有人甘杀祢衡。
何日断原荒涧畔,
一间茅屋对寒檠。
听说你在我离别后买下了倾城,
即使是中年戒酒,也时常放纵自己。
远方的使者忽然来信,才知道你生病了,
而你近来的书信却全然没有提到你的修道成就。
不要嫌弃我身在刘表的身边,
曾经也有人甘愿为了理想而杀死祢衡。
何时才能在荒凉的山涧旁,
找到一间茅屋,伴着寒冷的灯光呢?
刘克庄,字士元,号孤舟,宋代诗人,擅长词、诗,代表作有《水调歌头》。其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的深刻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此诗写于动荡不安的宋代,作者在政治斗争中感受到孤独与无奈,借助诗歌表达对朋友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这首诗在意境上表现出一种孤独与思索的情感。开头提到“倾城”,点出繁华与浮华的对比,随即转入对酒戒的自省,反映出作者对人生的追求与思考。远方的使者带来的病讯,使得诗人感受到朋友的脆弱与无奈,而近书未提的“丹成”则暗示了修道的艰难与孤独。接着,诗人以刘表和祢衡的典故,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展现出理想主义者的悲壮。最后,诗人渴望在荒凉中找到一间茅屋,象征着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朋友的思念、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意象词汇:
“倾城”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贫困的乡村
C. 自然的宁静
诗中提到的“丹成”指的是什么?
A. 修道成功
B. 成功的事业
C. 朋友的健康
“莫嫌身去依刘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社会的愤怒
B. 对隐居的向往
C. 对朋友的失望
答案: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