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江南好 其十五 罗汉堂

《江南好 其十五 罗汉堂》

时间: 2025-05-06 17:48:55

诗句

谁结屋,庭宇拟莲龛。

十八阿罗空际现,三千妙谛静中参。

盥手诵华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7:48:55

原文展示:

谁结屋,庭宇拟莲龛。
十八阿罗空际现,三千妙谛静中参。
盥手诵华严。

白话文翻译:

是谁在这里建造房屋?庭院仿佛是个莲花的宝座。
十八位阿罗汉在空中显现,三千种妙法在宁静中参悟。
洗手后诵念《华严经》。

注释:

  • 谁结屋:指建造房屋的人,表达一种对居所的思考与探寻。
  • 庭宇:庭院与房屋,指居住的空间。
  • 莲龛:比喻美丽而圣洁的空间,莲花象征着清净和优雅。
  • 阿罗:阿罗汉,佛教中已达到解脱的圣者。
  • 空际现:在空中显现,表现出一种超脱的境界。
  • 三千妙谛:佛教中的三千种法门或道理,象征深奥的佛理。
  • 静中参:在安静中思考和参悟。
  • 盥手:洗手,表示一种准备或净化的仪式。
  • 华严:指《华严经》,是佛教经典之一,强调法界的相互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许英,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歌和佛教思想著称。他的诗作常融入佛教哲理,反映出对人生、宇宙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在清代时期,社会环境较为安定,但文化与宗教思想的碰撞依然激烈。许英在这样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对佛教哲学的体悟与思考。

诗歌鉴赏:

《江南好 其十五 罗汉堂》是一首充满佛教意境的诗作,诗中通过对建筑、自然和宗教的描写,展现了深邃的哲理。开篇以“谁结屋”引入,激发读者对居所的思考,居住之地不仅是物理空间,更是心灵的归宿。接着提到“庭宇拟莲龛”,莲花象征着纯洁与高尚,暗示着这个地方的神圣和清净。紧接着,诗中提到“十八阿罗”,这些佛教圣者的出现让整个空间充满了神圣与智慧的氛围,强化了佛教的主题。

“静中参”则传达了在宁静中领悟佛法的过程,表现出一种深入内心的思考与领悟。同时,洗手诵《华严经》是一种仪式感,暗示着诗人对佛教教义的尊重与追求。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展现了一种超然的境界,令人感受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谁结屋:引发对人类活动与居住环境的思考。
    2. 庭宇拟莲龛:塑造出一个清净、神圣的居住环境。
    3. 十八阿罗空际现:展现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佛教的神圣感。
    4. 三千妙谛静中参:在宁静中探求深奥的佛理,体现了内心的修行。
    5. 盥手诵华严:通过洗手、诵经体现出对佛教的敬仰与修行的仪式。
  • 修辞手法

    • 比喻:“庭宇拟莲龛”使用比喻,将庭院比作神圣的空间,提升了诗的意境。
    • 对仗:全诗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佛教哲理的追求与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宇宙和宗教的深刻理解。

意象分析:

  • 重要意象
    1. :象征人类的居所与归属感。
    2. 莲龛:象征清净与圣洁的空间。
    3. 阿罗汉:象征佛教理想中的解脱与智慧。
    4. 华严经:象征着佛教深奥的教义与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阿罗汉”指的是什么?

    • A. 佛教的圣者
    • B. 普通人
    • C. 诗人
  2. “庭宇拟莲龛”中莲龛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 A. 美丽的房屋
    • B. 清净与高贵
    • C. 普通的庭院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大乘起信论》:探讨佛教哲理,具有相似的思想深度。
  • 《静夜思》:李白的诗作,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思考。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对比:

  • 王维的诗通过自然景色表达内心的宁静,但许英的诗则更强调宗教哲理的探寻,两者在意境上有所不同,但都展现了诗人对内心世界的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佛教与中国文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归田四咏为宪副卞苏溪赋(卞名□) 答段水部德夫 题夏仲昭竹寄陶良伯骥 离席行送彭二 击壤图 养龙坑飞越峰天马歌 新曲古意 折杨柳 舟中阅唐诗纪事王起李绅张籍令狐楚于白乐天 少年游·红稠绿暗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釜中之鱼 鬥字旁的字 椅搭 送席 王字旁的字 孤恩负义 癶字旁的字 招风揽火 圣杯 禾字旁的字 建之底的字 作武 门内之口 包含捣的成语 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市人 伸手可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