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7: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7:35
寿考如富贵,初亦不自知。
邂逅偶不死,亦或至期颐。
予少多疾恙,五十已遽衰。
齿摇颔须白,萧然蒲柳姿。
俛仰忽二纪,卧病实半之。
富贵不可求,寿亦岂汝私?
万事付自然,孰为乐与悲?
惟当老益学,易箦以为期。
长寿和富贵一样,刚开始时自己并不知道。
偶然相遇而不死,或许也能活到古稀之年。
我年轻时多病疾,五十岁就已显得衰老。
牙齿摇动,胡须变白,形态像蒲柳般萧条。
仰望俯视,转眼间已过二十年,卧病在床的时间竟占了一半。
富贵是无法追求的,寿命又怎能由你私自决定?
万事皆顺其自然,谁又能说快乐与悲伤?
只应在老去中更加学习,把简单的椅子当作期盼。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其一生经历了南宋初期的繁荣与末期的衰败,诗风刚健,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遭遇,作品数量庞大。
《寿考如富贵》写于陆游晚年,他在诗中反思自己的生命和健康,表达对长寿与富贵的理解,借此感叹人生的无常与自然法则的不可逆转。
《寿考如富贵》是一首深刻的抒情诗,展现了陆游对生命、健康和时光流逝的思考。在这首诗中,陆游以“寿考如富贵”开篇,提出了长寿和富贵的关系,暗示着人们对长寿的渴望并非单纯的个人追求,而是自然法则中的一部分。接着,他自述身体的衰弱,刻画了自己在岁月流逝中逐渐显露的苍老和病痛。
诗中“富贵不可求,寿亦岂汝私”是一种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强调人生的许多事情是无法强求的,包括寿命和富贵。陆游通过对自己病痛的回顾,表达了对健康、生命的珍惜,以及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在最后,他提出“惟当老益学”,体现了他对知识和学习的重视,尽管身处衰老的境地,依然坚持在精神上追求成长与提升。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体会,折射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既有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有对自然法则的顺应,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传达了对生命、健康、自然法则的敬畏与思考,强调了人生的无常和求不得的哲学。陆游通过个人的经历,提出了对生命的理解与接受,鼓励在老去中不断学习和成长。
诗中提到的长寿与什么相提并论?
A) 财富
B) 名声
C) 学问
D) 友情
诗人认为自己年轻时主要受到什么困扰?
A) 财富不足
B) 病痛
C) 孤独
D) 没有名声
诗中提到的“惟当老益学”是什么意思?
A) 应该享受生活
B) 应该更加努力学习
C) 应该寻找乐趣
D) 应该放弃追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