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居庸叠翠

《居庸叠翠》

时间: 2025-05-06 18:51:01

诗句

重关深锁白云收,天际诸峰黛色流。

北枕龙沙通绝漠,南临凤阙壮神州。

烟生睥睨千岩晓,露湿芙蓉万壑秋。

王气自应成五采,龙文长傍日光浮。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8:51:01

原文展示:

居庸叠翠 曾棨 〔明代〕

重关深锁白云收, 天际诸峰黛色流。 北枕龙沙通绝漠, 南临凤阙壮神州。 烟生睥睨千岩晓, 露湿芙蓉万壑秋。 王气自应成五采, 龙文长傍日光浮。

白话文翻译:

重重关隘深锁,白云渐渐收起, 天边群峰的黛色如水流般蔓延。 北面依傍着龙沙,通往荒凉的绝漠, 南面俯瞰着皇宫,壮丽了整个神州。 烟雾在清晨的岩石间升起, 露水湿润了秋天的万壑中的芙蓉。 帝王的气象自然形成五彩斑斓, 龙纹图案长久地伴随着日光浮动。

注释:

  • 重关:指居庸关,古代重要的关隘。
  • 白云收:形容云雾逐渐散去。
  • 黛色流:形容山峰的颜色如水流般流动。
  • 龙沙:指沙漠,这里指北方的荒凉之地。
  • 凤阙:指皇宫,象征国家的中心。
  • 睥睨:俯视。
  • 芙蓉:指山中的植物,这里比喻山峰。
  • 王气:指帝王的气象或国家的繁荣。
  • 五采:五彩斑斓,形容繁荣景象。
  • 龙文:指龙形的图案或装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棨,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主。这首诗描绘了居庸关的壮丽景色,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繁荣的赞美和对边疆安宁的期望。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驻守居庸关时所作,通过对关隘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国家边疆的深情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居庸关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关隘的雄伟和周边山水的美丽。诗中“重关深锁白云收”一句,既表现了关隘的险要,又暗示了云雾缭绕的神秘感。“天际诸峰黛色流”则进一步以流动的色彩描绘了远山的壮丽。后几句通过对南北地理特征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如“烟生睥睨千岩晓”和“露湿芙蓉万壑秋”,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繁荣的深切期望。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明代山水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重关深锁白云收”:描绘居庸关的险要,云雾逐渐散去,显露出关隘的雄伟。
  2. “天际诸峰黛色流”:远处的山峰呈现出流动的黛色,形象生动。
  3. “北枕龙沙通绝漠”:北面依傍着沙漠,通往荒凉的北方。
  4. “南临凤阙壮神州”:南面俯瞰着皇宫,壮丽了整个国家。
  5. “烟生睥睨千岩晓”:清晨的岩石间升起烟雾,景象宁静而美丽。
  6. “露湿芙蓉万壑秋”:秋天的山谷中,露水湿润了山峰,如芙蓉般美丽。
  7. “王气自应成五采”:帝王的气象自然形成五彩斑斓的繁荣景象。
  8. “龙文长傍日光浮”:龙纹图案长久地伴随着日光浮动,象征国家的长久繁荣。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天际诸峰黛色流”中的“黛色流”,将山峰的颜色比作流动的水。
  • 对仗:如“北枕龙沙通绝漠,南临凤阙壮神州”中的南北对比。
  • 拟人:如“白云收”中的“收”字,赋予白云以人的动作。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居庸关及其周边景色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和对国家繁荣的深切期望。诗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观,还通过对南北地理特征的对比,以及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表达了对国家边疆的深情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意象分析:

  • 重关:象征国家的边疆和防御。
  • 白云:象征神秘和变幻。
  • 诸峰:象征壮丽和永恒。
  • 龙沙:象征荒凉和边远。
  • 凤阙:象征国家的中心和繁荣。
  • 芙蓉:象征美丽和纯洁。
  • 王气:象征国家的繁荣和昌盛。
  • 龙文:象征国家的文化和传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重关深锁白云收”中的“重关”指的是什么? A. 居庸关 B. 山海关 C. 嘉峪关 D. 雁门关 答案:A

  2. 诗中“天际诸峰黛色流”中的“黛色流”是什么意思? A. 山峰的颜色如水流般流动 B. 山峰的颜色如云雾般飘动 C. 山峰的颜色如火焰般燃烧 D. 山峰的颜色如冰雪般凝固 答案:A

  3. 诗中“北枕龙沙通绝漠”中的“龙沙”指的是什么? A. 沙漠 B. 山脉 C. 河流 D. 森林 答案:A

  4. 诗中“南临凤阙壮神州”中的“凤阙”指的是什么? A. 皇宫 B. 寺庙 C. 城墙 D. 市场 答案:A

  5. 诗中“王气自应成五采”中的“王气”指的是什么? A. 帝王的气象 B. 自然的气息 C. 战争的气氛 D. 文化的气息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望岳》:同样描绘了山岳的壮丽,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
  • 王维的《山居秋暝》:以山水为背景,抒发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望岳》与曾棨的《居庸叠翠》:两者都描绘了山岳的壮丽,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关切,而曾棨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国家繁荣的祝愿。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歌选》
  • 《明代诗歌研究》
  • 《曾棨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钦圣皇后挽辞二首 其一 复用前韵并答鲁直明略且道见招不能往 调笑/调笑令 梁州令(同前) 宿采石追怀沈丘叔父同应诏渡此今二十七年矣 和关彦远雪 题工部文侍郎周翰郭熙平远二首一 金陵南数十里江心烈山崒然特起犹金山也家人 水龙吟(寄留守无愧文) 赠段万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瓦开头的成语 策结尾的成语 雪上加霜 百态 包含苍的词语有哪些 箕山挂瓢 垂耳下首 肀字旁的字 抖风 票照 高字旁的字 夜雨对床 提土旁的字 包含蹭的词语有哪些 三锤两棒 声情并茂 诚然 首字旁的字 卝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