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16: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16:29
秋声咽塞笳,边气肃霜华。
九日登高处,群山入望赊。
苍蒹仍碧水,绿酒对黄花。
鸿鹄归何处,长天空落霞。
秋天的声音在笳声中变得沉重,边疆的气息带来了霜华的肃杀。九月九日我登高远望,远处的群山在视野中渐渐模糊。苍翠的芦苇依旧在碧水旁,绿酒映衬着黄花。鸿雁归来要飞向何方,长空中只剩下落霞的余晖。
“九日登高”是中国传统习俗,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望远的习惯,寓意避邪、延年益寿。诗中提到的“鸿鹄”象征着高飞的理想和归属感,常用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作者介绍:赵时春,明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善于描绘自然景物与情感的结合。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诗人借此节日的登高活动,表达对自然景色的欣赏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透出淡淡的忧伤。
《原州九日》是一首描写秋天景色与人生思考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秋天的声音和边疆的肃杀气氛,给人以沉重的感觉。通过“九日登高处”,诗人引入了重阳节登高的传统,体现出人与自然的互动。远处模糊的群山,象征着人生的不可捉摸和未来的未知。接着,诗人描绘了河边的芦苇和饮酒的场景,展现了秋天的恬静与美好,形成了一种对比。最后,鸿鹄的归处与长空落霞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归属的思考,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绿酒对黄花”),拟人(如“秋声咽塞”),以及对仗(如“苍蒹仍碧水”),使得整个诗歌更具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诗中融合了自然景色与人生哲思,表达了对秋天的感伤、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以及对归属感的渴望。
诗词测试:
“九日”指的是哪个传统节日?
“秋声咽塞笳”中“咽塞”是什么意思?
诗中提到的“鸿鹄”象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