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32: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32:33
放言十首
作者: 黄庭坚
匣中绿绮琴,欲抚已绝弦。
问弦何时绝,锺期谢世年。
正声不可闻,千载寂寞间。
未有颜叔子,安知柳下贤。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面对一把沉闷的琴,心中充满了对过往音乐的怀念和无奈。琴匣中存放着那把绿绮琴,想要弹奏却发现弦已经断了。于是问道:这琴弦何时断的呢?想起了钟期的去世年。正音已经无法再听到,千年之后依然寂寞无声。没有颜叔这样的人,谁能知道柳下的贤才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以及人情的深邃,常与苏轼等人交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晚年,反映了诗人对音乐的怀念和对知音的渴望,表现了他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放言十首》中的这一首通过琴的意象,表达了黄庭坚对已逝友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孤寂的思考。诗中“匣中绿绮琴”不仅仅是乐器,更多地象征着一种理想与追求,曾经的美好已然破灭。诗人想要抚琴,却发现琴弦早已断裂,无法再奏出曾经的乐曲;而“问弦何时绝”更是引发内心的思索,既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现实的无奈。
“正声不可闻,千载寂寞间”一句,表达了对音乐与友谊的绝响,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人和事。而最后一句“未有颜叔子,安知柳下贤”,则是在感叹时代的变迁,真正的贤才难以被发现和理解,反映出一种对人间真情与才华的渴望。
整首诗在清幽的意境中流露出淡淡的忧伤,既有对过往的缅怀,也有对未来的惆怅,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谊的怀念,对音韵消逝的惋惜,以及对贤士的渴望,展现了黄庭坚对人生深刻的思考与哲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琴名是什么?
A. 古筝
B. 绿绮琴
C. 琵琶
“正声不可闻”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愤怒
诗中提及的锺期是谁?
A. 著名的诗人
B. 著名的琴师
C. 著名的画家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放言十首》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涉及对人生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音乐与知音的关系,后者则更注重自然与人的联系,两者都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