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望江南·戏涂桐江小景,缀以俚句

《望江南·戏涂桐江小景,缀以俚句》

时间: 2025-04-27 09:55:53

诗句

桐江好,谁与共垂纶。

五月披裘殊自哂,三年求艾且全真。

波镜绝纤尘。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9:55:53

原文展示:

望江南·戏涂桐江小景,缀以俚句
作者:龙榆生

桐江好,谁与共垂纶。
五月披裘殊自哂,
三年求艾且全真。
波镜绝纤尘。


白话文翻译:

桐江真美,谁能和我一起垂钓呢?
五月的时节,披上外衣,感觉特别好。
三年来我一直在寻找艾草,保持清醒和真实。
水面如镜,毫无尘埃。


注释:

  • 桐江:指桐江河,风景秀丽的地方。
  • 垂纶:垂钓的意思。
  • 披裘:披上皮衣,表示天气较冷或防寒。
  • 求艾:寻找艾草,古代人们常用艾草来驱邪。
  • 全真:指保持真实,清醒的状态。
  • 波镜:水面如镜子一般,形容水面平静。

典故解析:

“求艾”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习俗,尤其在端午节时,人们会用艾草来驱邪避害,象征着健康与平安。“波镜”则通过比喻水面平静如镜,展现了自然的宁静之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龙榆生(1890-1949),字子良,号隽庵,湖南人,近现代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他的作品常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活的思考,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理解。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龙榆生的旅行中,正值初夏,诗人感受到了江南的自然美景,抒发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相伴的渴望。


诗歌鉴赏:

《望江南·戏涂桐江小景,缀以俚句》是一首描绘自然与人情的抒情诗,诗中通过对桐江美景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相伴的渴望。首句“桐江好,谁与共垂纶”直接引入了主题,展现了诗人在美好的自然环境中渴望有知音共享的情感。接着的“五月披裘殊自哂”则通过具体的季节和着装描绘,传达了气候的变化和内心的愉悦,显示出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喜悦。

“求艾且全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追求,艾草的象征意义与个人的清醒、真实相联系,体现出一种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最后一句“波镜绝纤尘”则以水的清澈反映出环境的纯净,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澄澈。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描绘和细腻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表达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桐江好,谁与共垂纶:此句直接抒发诗人对桐江美景的赞美,并引入对友人共享的渴望。
  • 五月披裘殊自哂:描绘了温暖的五月,尽管天气略显寒意,但诗人依然感到愉快。
  • 三年求艾且全真:表达了诗人对艾草的寻找,象征追求真实与纯粹的生活态度。
  • 波镜绝纤尘:水面平静如镜,象征内心的一种宁静与无杂念的状态。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形象生动地展示了宁静的自然景象。
  • 对仗:如“五月披裘”与“三年求艾”,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排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自然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陪伴的渴望、对生活真实的追求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宁静而闲适的生活态度和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桐江:象征美丽的自然环境。
  • 艾草:象征健康与清醒,具有驱邪的文化内涵。
  • 波镜:象征内心的宁静和环境的纯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桐江”象征什么? A. 友谊
    B. 自然美
    C. 历史

  2. “五月披裘殊自哂”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感受? A. 寒冷
    B. 快乐
    C. 哀伤

  3. “求艾且全真”中的“艾”代表什么? A. 一种植物
    B. 友谊
    C. 历史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江南春》——杜甫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诗词对比:

  • 《江南春》与《望江南》:两者均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但《江南春》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繁华,而《望江南》则强调了宁静和内心的追求,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古诗词讲解》
  • 《龙榆生诗文选》

相关查询

得家信 汪圣权自开寿域作小亭其前植桂环之谒予作扁 又和晦翁棹歌 梅花十绝 知郡陈告院挽诗 江神子(发金陵) 用王侍郎韵寄题医僧道森药山阁 桂子白大监饷酒冰炭 雪中观梅 除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开水犀 齐字旁的字 百弓 户字头的字 正言厉颜 反哺衔食 不解衣 名不虚得 披红挂彩 鬲字旁的字 贼臣乱子 舌字旁的字 瓦字旁的字 风切 溺结尾的成语 搀错 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