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2:39: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2:39:31
桂林好,校梦忆词龛。
北牖洞天群玉浸,
南溪水月一奁涵。
春蛰此沉酣。
桂林真美,让我回忆起梦中的词坛。
北面的窗户外,洞天的群山如玉般浸润,
南溪的水面上,月光如同一盆清澈的涵水。
在春天的蛰伏中,心情沉醉而安宁。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是“洞天”与“群玉”连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山水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黄咏雩(1900-1970),字克诚,号松山,近现代诗人,因其清新脱俗的风格而受到喜爱。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哲思。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1964年,正值中国社会变革之际,诗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的思考与追求。
这首诗以桂林的美景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开头一句“桂林好,校梦忆词龛”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梦幻般的境界,诗人通过对桂林美景的描绘,唤起了心中的美好回忆。接下来的描写,北窗外的“洞天群玉”与南溪的“水月”,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桂林的秀丽山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最后一句“春蛰此沉酣”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暗示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陶醉。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和内心宁静的追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悠然的意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整首诗以桂林的自然景色为主线,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蕴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沉醉。
诗词测试:
诗中的“桂林”指代的是哪个地方?
“北牖洞天群玉浸”中的“群玉”主要是形容什么?
诗中“春蛰此沉酣”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