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书怀寄韦山人

《书怀寄韦山人》

时间: 2025-05-02 14:28:16

诗句

万事不关虑,孤吟役此生。

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众木凋寒色,空江喷暮声。

终期谒君子,同绕绿苔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8:16

原文展示:

书怀寄韦山人 寇准 〔宋代〕

万事不关虑,孤吟役此生。 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众木凋寒色,空江喷暮声。 终期谒君子,同绕绿苔行。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对于世间的纷繁事务不再关心,我的一生仿佛被孤独的吟咏所驱使。在风雅的诗篇中寻找乐趣,在山水之间寄托心情。众多的树木在寒冷中凋零,空旷的江面上回荡着傍晚的声响。我期待着有一天能拜访贤德之人,与他一同漫步在长满绿苔的小径上。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吟:独自吟咏。
  • 风骚:指诗文。
  • 旨趣:兴趣,乐趣。
  • 谒:拜访。
  • 君子:指有德行的人。

典故解析:

  • 无特定典故提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寇准(961年—1023年),字平仲,汉族,华州下邽(今陕西渭南)人,北宋政治家、诗人。他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自然景物的描绘,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态度,以及对自然山水和诗文创作的热爱。诗人在孤独中寻找精神的慰藉,期待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情。首句“万事不关虑”直接表明了诗人对纷繁世事的漠不关心,而“孤吟役此生”则透露出诗人将一生奉献给诗文创作的决心。中间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在山水间寻找心灵寄托的情景。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与贤人共游的期待,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交流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高洁的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万事不关虑,孤吟役此生。” —— 诗人表明自己对世俗事务不再关心,一生被孤独的吟咏所占据。
  2. “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 —— 诗人在诗文中寻找乐趣,在山水间寄托情感。
  3. “众木凋寒色,空江喷暮声。” —— 描绘了寒冷中树木凋零的景象和江面上傍晚的声响,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
  4. “终期谒君子,同绕绿苔行。” —— 诗人期待着有一天能拜访贤德之人,与他一同漫步在长满绿苔的小径上。

修辞手法:

  • 对仗:如“风骚中旨趣,山水里心情”中的“风骚”与“山水”,“旨趣”与“心情”形成对仗。
  • 拟人:如“空江喷暮声”中的“喷”字赋予江水以人的动作,增强了诗句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世俗的超脱和对自然山水的深情,以及对精神交流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吟:象征诗人的孤独和创作生活。
  • 风骚:代表诗文创作。
  • 山水:象征自然和心灵的寄托。
  • 众木凋寒色:描绘寒冷中树木凋零的景象,象征生命的脆弱和季节的变迁。
  • 空江喷暮声:营造出一种孤寂和宁静的氛围,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自然的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孤吟”指的是什么? A. 独自吟咏 B. 孤独的生活 C. 孤独的旅行 D. 孤独的思考 答案:A

  2. 诗人期待与谁一同漫步在长满绿苔的小径上? A. 朋友 B. 家人 C. 君子 D. 学生 答案:C

  3. 诗中的“风骚”指的是什么? A. 风雅的诗篇 B. 风俗习惯 C. 风景名胜 D. 风流人物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深情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寇准的《书怀寄韦山人》与王维的《山居秋暝》都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的超脱,但寇准的诗更加强调孤独和期待,而王维的诗则更加强调宁静和和谐。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寇准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王维诗集》:可以对比阅读,体会不同诗人对自然和世俗的态度。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黄庭画赞 荔支绿颂 庭坚得邑太和六舅按节出同安邂逅于皖公溪口 留春令 谢答闻善二兄九绝句 塞上曲 寄季张 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 柳闳展如子瞻甥也其才德甚美有意于学故以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八字作诗赠之 其六 少年心(添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爽俊 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众着 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鱼纵大壑 惩一警百 见字旁的字 目字旁的字 四种 皿字底的字 戏彩娱亲 横躺竖卧 蹈人旧辙 消音 三撇旁的字 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