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吊陈瘦云并寄南社诸子

《吊陈瘦云并寄南社诸子》

时间: 2025-05-07 16:03:37

诗句

落花声里雨如丝,一别真成梦觉时。

他日宁南门下过,青灯重写菜畦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3:37

原文展示:

吊陈瘦云并寄南社诸子
作者: 连横

落花声里雨如丝,一别真成梦觉时。
他日宁南门下过,青灯重写菜畦诗。


白话文翻译:

在落花的声音中,细雨如丝地飘洒,离别后真的只剩下梦中才能相见。将来有一天若再经过南门,愿在青灯下重写那菜畦边的诗篇。


注释:

  • 落花声:指落花时的声音,象征着凋零与离别。
  • 雨如丝:形容细雨如丝般轻柔,增添了凄凉的氛围。
  • 一别真成梦觉时:一别之后,似梦似醒,感叹离别的无奈。
  • 宁南门:指南门,是一个地名,可能是指南社的聚集地。
  • 青灯:古代读书人夜间读书时常用的灯,代表着学问与孤独。
  • 菜畦诗:指在菜畦旁写的诗,表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典故解析:

无明显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对南社(南社即南方文人社团)的怀念和对过去生活的追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连横(1881-1945),字任之,号任之,近现代中国诗人、文学家,被认为是台湾文学的开创者之一,作品多以抒情为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作于作者离别之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对过往生活的追忆,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环境下的离愁别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过往生活的怀念。开头两句“落花声里雨如丝,一别真成梦觉时”以细腻的意象勾勒出离别的伤感,落花与细雨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清冷和凄美的氛围。诗人通过“梦觉时”表达了对现实的迷茫与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令人感同身受。后两句则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憧憬,期待再次相聚于南门之下,重温旧日的诗情画意。“青灯重写菜畦诗”不仅传达了重拾旧时光的渴望,也暗示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离别的感伤,也有对未来相聚的期许,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细腻与温柔。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落花声里雨如丝”:通过描写自然现象,表现出离别的凄凉。
  2. “一别真成梦觉时”:强调离别后的孤独感,仿佛只在梦中才能见面。
  3. “他日宁南门下过”: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待。
  4. “青灯重写菜畦诗”:寄托了对文学创作的热爱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雨比作丝,形象生动。
  • 对仗:上下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集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对离别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期待,展现了人际关系中的深厚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落花:象征离别与凋零,寄托了对往昔的追忆。
  • 细雨:传递出一种柔和而忧伤的情感。
  • 青灯:象征着知识、孤独与追求,暗示了诗人的学术追求。
  • 菜畦:体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落花声里雨如丝”主要表现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离愁
    C. 愤怒
    答案:B

  2. “青灯重写菜畦诗”中的“青灯”象征什么?
    A. 财富
    B. 学问
    C. 旅行
    答案:B

  3. 诗歌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征战
    B. 友谊与离别
    C. 自然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离骚》(屈原)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本诗在离别情感上有相似之处,都是对远方友人和过去时光的追忆,但李白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思念,而连横则是对友谊的怀念。两者共同展现了中国古人对情感的细腻描写与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连横诗文集》
  • 《诗词解析与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反义词: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张侍郎示东府新居诗因而和酬二首 赠曾子固 咏月三首 杏花 海棠 别鄞女 次韵送程给事知越州 台城寺侧独行 次韵张子野竹林寺二首 寄和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徐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诡辟 霞裙月帔 食字旁的字 期集院 隶字旁的字 克传弓冶 功遂身退 赶潮流 百不一贷 鼠字旁的字 立刀旁的字 默觊 袒跣 人字头的字 煦仁孑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