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52: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52:32
长歌咏楚词,细赓和杜诗,闲临写羲之字。乱云堆里结茅茨,无意居朝市。珠履三千,金钗十二,朝承恩暮赐死。采商山紫芝,理桐江钓丝,毕罢了功名事。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诗中提到他曾吟唱楚辞,细细吟诵杜甫的诗句,悠闲地写下王羲之的字。在乱云聚集的地方,他搭起了茅草屋,心中无意于朝堂的事务。珠履三千和金钗十二象征着他曾经的富贵,然而如今朝中所承受的恩宠和晚上的赐予都是徒劳的。诗中还描写了他在商山采紫芝、在桐江钓鱼的闲适生活,最终告别了功名的纷扰。
作者介绍:汪元亨是元代著名的诗人,擅长古诗,风格清新自然。他生活在元代社会动荡的背景下,常以自然、隐逸为主题创作。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作者对世俗生活感到厌倦之后,表达了他归隐田园的渴望,反映了元代士人对官场腐败和功名利禄的反思。
这首《朝天子·归隐》通过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在结构上采用了对仗工整的方式,给人以和谐美感。前半部分描绘了诗人曾经的文化追求与成就,如吟唱楚辞、欣赏杜诗,这些活动不仅彰显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暗示了他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但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转向对现实的反思,珠履金钗的繁华生活成为他心中无奈的回忆,透露出对功名的失望与对朝市的逃避。
后半部分的自然描写更是深情而富有诗意,商山的紫芝与桐江的钓丝形成鲜明对比,象征着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在诗中,乱云堆里结茅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与自在,显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自得。整首诗在情感基调上既有对过去的怀念,又有对未来生活的期盼,展现出一种归隐的理想和对现实的无奈。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对功名利禄的厌倦,表达了诗人追求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珠履三千”象征什么?
诗人对朝市的态度是:
“采商山紫芝”的意义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汪元亨更加强调对功名的失落与对自然的追求,诗意更加清新婉约,展现了元代士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反思。陶渊明的诗则更多地表现出对自然和生活的直接热爱,情感上更为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