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6:33:2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6:33:29
杂曲歌辞
昔昔盐
花飞桃李蹊
作者: 赵嘏 〔唐代〕
远期难可托,桃李自依依。
花径无容迹,戎裘未下机。
随风开又落,度日扫还飞。
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迷茫和对过往的追忆。诗中提到的桃李花开花落,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作者感到无从寄托的未来与依依不舍的过去交织在一起,满怀惆怅。尽管想要折下一枝花来赠送,然而却又不知归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赵嘏(约 703-760),字子美,号少山,唐代诗人,以五言绝句著称。其风格清新俊逸,擅长抒发个人情感,作品多为咏物、咏怀,展现细腻的情感和感悟。
创作背景: 在唐代,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安史之乱的爆发,诗人们常常表达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迷茫的忧虑。赵嘏的这首诗正体现了这一时代背景下个人情感的纠结。
这首《杂曲歌辞·昔昔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内心的惆怅与无奈。开篇“远期难可托”即点明了对未来的迷茫,接着用“桃李自依依”描绘了春日花开、青春难留的美好景象,但同时又暗藏着对时光流逝的悲伤。诗中“花径无容迹”不仅表现出花开花落的无常,也象征人生旅途中的孤独与无奈。
作者通过“戎裘未下机”暗示了战乱带来的不安与困惑,诗人的心境在战乱中愈发沉重。接下来的“随风开又落”则传达了时间的迅速流逝与生命的短暂,仿佛在说,无论怎样努力,花终究会凋零。
最后一句“欲折枝枝赠,那知归不归”点明了赠送之情与归宿的无奈,作者希望分享美好,却又无从得知未来的去向。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命运的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诗的情感高潮,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与人生无常的感慨,通过对桃李花开的描绘,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忆与对未来的迷惘,表达了深刻的情感与哲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远期难可托”是指:
A. 未来可期
B. 未来难以寄托希望
C. 未来一片光明
D. 未来充满未知
“桃李自依依”中的桃李象征:
A. 农田
B. 友谊与青春
C. 战争
D. 自然景观
“欲折枝枝赠”中表现的情感是:
A. 绝望
B. 愉悦
C. 追忆与珍惜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