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17:30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
降丧饥馑,斩伐四国。
旻天疾威,弗虑弗图。
舍彼有罪,既伏其辜。
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
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
三事大夫,莫肯夙夜。
邦君诸侯,莫肯朝夕。
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
如彼行迈,则靡所臻。
凡百君子,各敬尔身。
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
曾我暬御,憯憯日瘁。
凡百君子,莫肯用讯。
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
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
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
曰予未有室家。
鼠思泣血,无言不疾。
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17:30
原文展示: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白话文翻译: 广阔无垠的天空,难以承载德行。天降灾难,导致饥荒,屠戮四方国家。上天的威严,令人畏惧,无人思虑、筹划。那些有罪之人,已为自己的过错承担责任。若这其中无辜的人,反而被牵连其中。周朝已经灭亡,何处可以停留呢?正直的大夫离开了故土,无人知晓我的努力。三事大夫,无人肯清晨和夜晚勤奋工作。诸侯和国君,无人肯朝夕相对。百姓口口声声称美德,实则施行恶行。为何上天如此,言辞却不可信?如同他们的行为,那么就无路可走。所有的君子,皆应自重。为何不互相畏惧,恐惧于天呢?戎马不退,饥荒无法缓解。曾经我奉命,日复一日艰辛。所有的君子,皆不肯听取谏言。听到别人的话则回答,听到谗言则退却。哀哉,无法言说,非因舌之所出,乃因身心疲惫。能言者却能巧言如流,让我安于此处!我说我为官,实在是处境艰难。云为何让我冒犯天子,甚至连朋友也会受到牵连。说你迁往王都,我却回答我尚无家室。老鼠思乡泪流满面,无言以对。昔日你出门,谁为你建造房屋?
作者介绍:作者不详,可能为先秦时期的某位诗人,具体生平无考。 创作背景:该诗反映了先秦时期社会动荡与民生困苦的状况,表达了对上天的质疑和对统治者的控诉。
《雨无正》作为一首古诗词,通过对上天和人间的对比,展示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怀和对正义的渴求。诗中提到的浩浩昊天与人间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信仰和德行的失望。诗人质疑上天的公正,认为无辜者被牵连,正直者无处容身,揭示了一个充满不公的社会。
在情感上,诗中流露出强烈的无奈与哀伤,尤其是对那些身处权力中心却无能为力的君子的同情。诗的最后部分,通过老鼠泪流满面的意象,传达了对家园的思念与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无声抗议。此外,诗中对君子不谏言、听信谗言的描写,反映了社会风气的堕落,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以悲怆的基调,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控诉和对无辜者命运的同情,反映出诗人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大夫”是指什么?
“庶曰式臧”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