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1: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6:54
泽师种竹三十年,竹成满院生绿烟。苍龙子孙太繁盛,分领眷属来渭川。藏风蓄雨荫殿壁,不敢辄近寒森然。香飞常入佛座上,叶落不到经窗前。芟除扫掠净如洗,栏外不许行狂鞭。泽师瘦健如老鹤,坏衲几尺披左肩。手持数珠读梵筴,状貌兀若与镌。朝旋暮绕在其下,不肯出院求斋钱。古人亦有爱竹者,岂得以师心意专。我亦平生若如此,兼解略把笔墨传。逢师正谓同所好,但恨尚有区中缘。何时相对月明下,坐彻清影谈幽禅。
泽师种竹已有三十年,竹子长满庭院,形成一片绿烟。竹子繁茂如同苍龙的子孙,分布在渭川各地。它们藏风蓄雨,为殿壁遮荫,人们不敢靠近,因为它们寒冷而森然。竹香常常飘入佛座,竹叶却不落在经窗前。竹子被修剪得干净如洗,栏杆外不允许有狂乱的鞭打。泽师瘦健如同老鹤,破旧的袈裟披在左肩。他手持数珠,读着佛经,模样坚定如同雕刻。他早晚都在竹下徘徊,不愿出门化缘。古人也有爱竹的,怎能说泽师的心意独到。我一生也如此,还能略微用笔墨表达。遇到泽师正是志同道合,只恨还有尘世的牵绊。何时能在月明下相对而坐,彻夜谈禅,沉浸在幽静的影子里。
作者介绍:文同(1018-1079),字与可,号笑笑先生,北宋文学家、书画家。他的诗文清新自然,书画亦有很高成就。此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种竹的生活,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历或居住在阆州时所作,表达了对僧人泽师种竹生活的赞美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对泽师种竹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竹成满院生绿烟”一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竹林的茂盛,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泽师的形象被描绘得瘦健如老鹤,手持数珠读梵筴,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气质。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自己与泽师志同道合的情感,以及对尘世牵绊的无奈,渴望在月明下与泽师共谈幽禅,体现了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泽师种竹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清静、自然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苍龙子孙太繁盛”比喻的是什么? A. 竹子 B. 树木 C. 花草 D. 藤蔓
泽师的形象被描绘得如何? A. 肥胖如熊 B. 瘦健如老鹤 C. 高大如松 D. 矮小如石
诗的结尾,作者表达了对什么的渴望? A. 尘世繁华 B. 精神自由 C. 物质财富 D. 名利地位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