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晓发绥阳至黄鱼桥

《晓发绥阳至黄鱼桥》

时间: 2025-04-27 06:32:18

诗句

乌鸦喧远林,晓柝山城歇。

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

微茫驿西树,明灭岩际雪。

人语生斥堠,钟声散林樾。

晓行旅梦醒,古道冰泉咽。

山川方丛复,人物两清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32:18

原文展示:

乌鸦喧远林,晓柝山城歇。
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
微茫驿西树,明灭岩际雪。
人语生斥堠,钟声散林樾。
晓行旅梦醒,古道冰泉咽。
山川方丛复,人物两清绝。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林中乌鸦在喧哗,晨曦中的钟声在山城上回荡。
行人从树梢走出,斗笠的影子映照着残月。
微弱的光线照在驿站西边的树上,岩石间的雪在闪烁。
人们的谈话声在斜坡上响起,钟声在林间回荡。
晨行中旅人的梦已经醒来,古道上的冰泉在咽喉处流淌。
山川重又复苏,人物却清晰得如同一幅画。


注释:

  • 乌鸦:常象征悲哀或不祥的事物,这里可能暗示清晨的孤寂和宁静被打破。
  • 晓柝:指清晨的敲钟声,象征着新的一天的开始。
  • 树杪:树的顶部,行人在这里指的是高处的树木。
  • 笠影:斗笠的影子,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意境。
  • 微茫:指微弱而模糊的状态。
  • 斥堠:指斜坡或小山。
  • 冰泉咽:形容泉水冰冷,流淌声如同咽气的声音。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特别突出的典故,但可以看出作者在描绘清晨的景象时,借用了一些自然景物和声音的对比,表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黎兆勋,清代诗人,生于江南,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和人事。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黎兆勋游历途中,描绘了清晨的乡村景象,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旅途的感悟。


诗歌鉴赏:

《晓发绥阳至黄鱼桥》是一首典型的山水诗,黎兆勋通过生动的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晨的宁静世界。诗中充满了动静结合的元素,乌鸦的喧哗与山城的钟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氛围。行人从树梢走出,斗笠的影子和残月的映衬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微茫的光线和闪烁的雪,营造出一种朦胧的美感,仿佛将人带入了一场梦境。

诗的后半部分,旅人的梦醒与古道的冰泉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在这宁静的自然中,旅行者内心的清醒与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对人生旅途的感悟和思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与对人生态度的沉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乌鸦喧远林:开篇以乌鸦的喧哗引入,表现出晨曦中的孤寂。
    2. 晓柝山城歇:晨钟响起,象征新的一天开始,山城的宁静被打破。
    3. 行人出树杪:行人走出树梢,给人一种清新、跃动的感觉。
    4. 笠影带残月:斗笠影子映照着残月,画面美丽而富有诗意。
    5. 微茫驿西树:微弱的光线照在驿站西边的树上,营造出一种朦胧的氛围。
    6. 明灭岩际雪:岩石间的雪在闪烁,表现自然的生动。
    7. 人语生斥堠:人声在斜坡上响起,人与自然的交融。
    8. 钟声散林樾:钟声回荡在林间,表现出自然与人文的结合。
    9. 晓行旅梦醒:清晨的到来,使得旅人的梦境破灭,回归现实。
    10. 古道冰泉咽:古道上冰泉流淌,生命的迹象。
    11. 山川方丛复:山川在晨光中复苏,生命的轮回。
    12. 人物两清绝:人与自然的清晰分离,表达出一种孤独和思考。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行人出树杪,笠影带残月”,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如“人语生斥堠”,将人声与自然环境相结合,增添了生动性。
    • 意象:诗中运用了“乌鸦”、“钟声”、“雪”等意象,构建了丰富的自然景观。
  •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对人生旅途的思考。通过对清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宁静,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乌鸦:象征孤独与宁静。
  • 钟声:代表时间的流逝与新一天的开始。
  • 斗笠:象征行人的旅程与生活的艰辛。
  • :象征纯洁与自然的美好。
  • 冰泉:代表生命的源泉与清新的感受。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鸦喧远林”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

    • A. 宁静
    • B. 孤独
    • C. 喜悦
  2. “明灭岩际雪”中“明灭”一词的作用是什么?

    • A. 表示光明
    • B. 表示变化
    • C. 表示永恒
  3. 诗中提到的“冰泉”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与活力
    • B. 沉闷与压抑
    • C. 冷漠与孤独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鹿柴》
  • 李白《夜泊牛头》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黎兆勋的《晓发绥阳至黄鱼桥》在意象上更加细腻,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空灵与深远的意境。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赏析》
  • 《山水诗的艺术与思想》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社日两篇 佐还山后寄三首 其三 寄彭州高三十五使君适虢州岑二十七长史参三十韵 君不见,简苏徯 绝句四首·其一 白水明府舅宅喜雨(得过字) 贻华阳柳少府 白盐山(白盐崖高千馀丈,在州城东十七里) 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虔)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万乘之国 州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阳西下 兀字旁的字 休结尾的成语 宝盖头的字 如日中天 贸名 禾字旁的字 锢聪塞明 犬字旁的字 殷聘 举案齐眉 彑字旁的字 寸简 麾旌 态诈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