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绝句四首·其一

《绝句四首·其一》

时间: 2025-04-27 11:50:25

诗句

堂西长笋别开门,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松高拟对阮生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1:50:25

绝句四首·其一

作者: 杜甫 〔唐代〕

原文展示:

堂西长笋别开门,
堑北行椒却背村。
梅熟许同朱老吃,
松高拟对阮生论。

白话文翻译:

在堂屋西边的地方,长笋悄悄地从门缝中冒出;
堑北边的椒树,竟然背对着村庄。
梅子熟了,愿意和朱老一起去品尝;
松树高耸,准备和阮生讨论诗歌。

注释:

  • 堂西: 指的是厅堂的西边。
  • 长笋: 新生的竹笋。
  • 堑北: 指的是沟渠北边。
  • 行椒: 指的是生长的辣椒。
  • 梅熟: 梅子成熟的状态。
  • 朱老: 可能指的是杜甫的朋友朱放。
  • 松高: 高大的松树。
  • 阮生: 可能是指阮籍,古代著名的诗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作品深刻反映了社会的苦难与人们的生活状况。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他经历了国家的战乱,目睹了百姓的苦难,因此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歌鉴赏:

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一》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联系。诗中用“长笋”“椒”“梅”“松”等意象,构建了一个生动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梅熟许同朱老吃”一句,体现了诗人与友人共享生活乐趣的渴望,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温情和人际间的和谐。“松高拟对阮生论”,则展示了诗人对于文学的追求和对艺术的热爱,表现出一种志趣相投的精神追求。整首诗在清新自然中透出一种人情味,反映了杜甫既忧国忧民又热爱生活的一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堂西长笋别开门: 描绘了自然界的生机,长笋突破了门的界限,象征着生命的无限可能。
  2. 堑北行椒却背村: 反映了自然生长的状态,椒树自顾自地生长,无意于周围的环境,隐喻人们在忙碌中忽视了生活的本质。
  3. 梅熟许同朱老吃: 表达了一种友谊和共享的愿望,梅子成熟的时节,想和朋友一起享用,展现了生活的美好。
  4. 松高拟对阮生论: 表达了诗人对文学、艺术的向往,希望能与志同道合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体现了对文化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 “长笋”“椒”“梅”“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和自然的丰盈。
  • 对仗: 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友谊和文化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在逆境中依然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笋: 生命的象征,代表希望和成长。
  • : 生活的琐碎与美好。
  • : 友情与共享的象征。
  • : 高远的志向和文学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堂西长笋别开门”中“长笋”象征什么?

    • A. 生活的苦难
    • B. 生命的希望
    • C. 友谊的纽带
  2. 诗中提到的“朱老”是谁的象征?

    • A. 朋友
    • B. 仇敌
    • C. 师长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忧国忧民
    • B. 生活的热爱和友谊
    •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B 2.A 3.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可以对比杜甫与李白的诗歌风格。李白的诗多表现豪放、奔放,而杜甫则更注重现实主义和情感的细腻描写。两者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共同为唐诗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参考资料:

  • 《杜甫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饯竹所叔赴庆元征官和韵 饯何君元赴汾阳儒谕 见田察使 寄谢夹谷书隐先生四十四韵 寄王提举 寄王南叟寓江乡 寄田察使 寄夹谷书隐 寄夹谷书隐 寄和竹所叔摄慈溪税官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朽木粪墙 绝妙好辞 声气相投 韦字旁的字 門字旁的字 阴冥 白字旁的字 无字旁的字 了不长进 两点水的字 横蒸 显发 云水客 七扭八拗 撒村发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