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时间: 2025-04-30 15:23:01

诗句

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

此心还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23:01

原文展示:

京师逢卖梅花五首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此土只见看杏蕊,大梁亦复卖梅花。
此心还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

白话文翻译:

在这片土地上只看到杏花的娇嫩,而大梁城也有人在卖梅花。
我的心情就像庾开府一样,不惜花费金钱来买这些花来炫耀。

注释:

  • 杏蕊:杏花的花蕊,象征春天的美好与希望。
  • 大梁:指的是大梁城(即今开封),是北宋的都城。
  • 庾开府:庾信,南朝梁代著名的诗人,因其才华横溢而被称为“开府”。这里指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喜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华,号天池,江苏苏州人,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和对生活细腻的观察而著称,是“梅派”诗人的代表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繁荣的城市生活,诗人借卖梅花的场景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人们对花卉的喜爱和消费观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卖梅花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细腻感受。诗的开头以“此土只见看杏蕊”引入,杏花象征着春天的来临、生命的美好,而梅花则是冬末春初的象征,暗示诗人心中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到“大梁亦复卖梅花”,不仅描绘了市场的繁华,也传达了对梅花的欣赏之情。

“此心还似庾开府,不惜金钱买取夸”一句,将个人情感与历史典故结合,表达了诗人愿意为追求美而不惜花费的决心。庾开府作为历史名人,其对美的追求与诗人产生共鸣,使得整首诗在情感上升华,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来看,梅尧臣的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优美,既有对自然的热爱,也有对人情世故的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此土只见看杏蕊:在这片土地上,春天的杏花绽放,吸引人们的目光。
  2. 大梁亦复卖梅花:而在大梁城中,也有人在出售梅花,意指生活的繁荣。
  3. 此心还似庾开府:我的心情就像古代庾开府那样,充满了对美的热爱。
  4. 不惜金钱买取夸:不惜花费金钱来购买这些美丽的花,以此来炫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己的心情比作庾开府,凸显对美的向往。
  • 对仗:上下句的结构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反映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然美的敏感与欣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杏蕊:代表春天,象征生机与希望。
  • 梅花:象征坚韧与高洁,常被视为品格的象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庾开府”是谁的代称? A. 一位卖梅花的人
    B. 南朝的一个著名诗人
    C. 大梁城的统治者
    D. 杏花的象征

  2. 诗人愿意花钱买梅花的原因是什么? A. 由于需要装饰家居
    B. 为了炫耀与表达对美的追求
    C. 因为梅花是稀有的花
    D. 想要送给朋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早发白帝城》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一样,都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李白通过描绘壮丽的山河展现了豪情,而梅尧臣则通过细腻的花卉描写,表达了生活的细腻与情感的深邃。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示了不同的美学视角。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梅尧臣诗文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海珠饯别 其二 海珠饯别 其一 待月岭南第一楼 和吴子范自寿 其四 和吴子范自寿 其三 和吴子范自寿 其二 和吴子范自寿 其一 和迂叟原韵 北平感旧 游龙泉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三差五错 东王父 攴字旁的字 句结尾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私桡 栉风沐雨 蜷局 兼人之勇 小字头的字 悠然 埋汰 骨字旁的字 气字旁的字 深沟坚垒 逝将去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