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送天台李令庭芝

《送天台李令庭芝》

时间: 2025-05-07 16:05:29

诗句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05:29

原文展示

送天台李令庭芝
作者: 梅尧臣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

白话文翻译

我听说天台山很久了,却从未见过它的真面目。
从海边出发,不知要走多少里,从天台出发,也不知要走多少丈。
山峰时隐时现,山谷的背面和正面各有不同。
云和雷反向在下面,泉水却在上面奔涌。
幽深的地方无穷无尽,渺茫的景象无边无际。
险峻的地方令人心悸,怪异的景象令人惊恐。
石桥弯曲如长弓,跨越了绝壁却未发箭。
当时的白道猷,像在青山中平步而行。
你要去追寻六百石的志向,也应见到志向的所在。
如果你想广泛听闻异事,便可以去寻访一番。

注释

  • 天台:指天台山,位于浙江省,是著名的风景区和文化圣地。
  • 峰岭:山峰和岭脊。
  • 岩壑:山岩和山谷。
  • 云雷反在下:云和雷竟然反向在下方。
  • 泉暴反在上:泉水暴涌却在上方。
  • 六百石:古代官职,表明一种志向或理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子云,号南轩,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友人李令庭,表达了对天台山的向往与对友人的祝福。天台山以其奇特的自然景观而闻名,诗人通过描绘山的险峻与奇特,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充满了梅尧臣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情寄托。诗的开篇便以“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引入,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好奇和渴望。接着通过“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的对比,诗人不仅表达了距离的遥远,也隐喻了理想和目标的高远。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山的险峻和怪异通过“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得以生动展现,表现了自然的无穷魅力与神秘感。诗中“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的描写,展现了天台山的壮丽与险峻,构成了一个充满张力的空间。

最后,诗人以“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收尾,既是对友人的期许,也是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呼应了开头对天台山的向往。这首诗在描绘自然的同时,寄托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吾闻天台久,未见天台状:我听说天台山很久了,却从未见过它的真面目。
  • 去海知几里,去天知几丈:从海边出发,不知要走多少里,从天台出发,也不知要走多少丈。
  • 峰岭隐与出,岩壑背与向:山峰时隐时现,山谷的背面和正面各有不同。
  • 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云和雷却在下面,泉水却在上面奔涌。
  • 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幽深的地方无穷无尽,渺茫的景象无边无际。
  • 至险可悸栗,至怪可骇丧:险峻的地方令人心悸,怪异的景象令人惊恐。
  •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石桥弯曲如长弓,跨越了绝壁却未发箭。
  • 当时白道猷,平步入青嶂:当时的白道猷,像在青山中平步而行。
  • 去为六百石,亦见志所尚:你要去追寻六百石的志向,也应见到志向的所在。
  • 子欲广异闻,可以一寻访:如果你想广泛听闻异事,便可以去寻访一番。

修辞手法

  • 对比:如“云雷反在下,泉暴反在上”,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比喻:将石桥比作“长弓”,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其弯曲的状态。
  • 夸张:如“幽深无穷窥,杳渺无穷望”,强调了天台山的神秘与深邃。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天台山的向往和对友人的美好祝愿,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的追求,情感真挚而深远。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天台:象征着理想与追求。
  • 峰岭、岩壑: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 云雷、泉暴:自然的神秘与力量。
  • 石桥:象征着通往理想的道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天台”位于哪个省? A. 浙江
    B. 四川
    C. 广东
    D. 安徽

  2. “石桥弯长弓,跨绝弦未放”中的“长弓”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座桥
    C. 一种武器
    D. 一种形状

  3. 诗歌中提到的“六百石”主要代表什么? A. 一种物品
    B. 一种官职或志向
    C. 一种动物
    D. 一种山石

答案

  1. A. 浙江
  2. D. 一种形状
  3. B. 一种官职或志向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诗词对比

  • 比较梅尧臣的《送天台李令庭芝》与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但李白的诗更为豪放,而梅尧臣则更为细腻,情感更显温柔。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对宋代诗人的作品进行整理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对古代诗词的技巧与风格进行详细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挽汤仲能二首 沁园春(同前) 食早荔七首 溪庵十首 诘旦思之世岂有不押之韵辄和北山十首 二叠 征妇词十首 郊坰 石竺山二十咏 即事十首 其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狮威胜龙 谒候 各色名样 聿字旁的字 至字旁的字 皮字旁的字 厄字旁的字 要支 弩台 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连更星夜 碧瓦朱甍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尣字旁的字 醒聩震聋 支类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