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50: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50:20
前此访君时,已观堂宇邃。
安知中屏开,自有幽林致。
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
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
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
之前拜访你时,我已经欣赏了这座深邃的堂宇。
怎么知道屏风后面,竟然有幽静的树林景致。
花儿在岩石上开放,桂花红艳,石缝间的云根也显得翠绿。
正值秋风来临,竟然没有看到树叶飘落的情景。
在这里吟诗作乐,何必去做那繁忙的官吏呢?
作者介绍:梅尧臣,字称恭,号香溪,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往往充满生活气息,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梅尧臣拜访崔奉礼的庭院后,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的赞美。诗中通过描绘幽静的园林景致,表达了在繁忙的官场中追求内心宁静的情感。
《追咏崔奉礼小园》是梅尧臣对隐逸生活的一种追求与向往。在诗中,诗人通过对崔奉礼小园的描写,传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以“前此访君时”引入,显示了他与崔奉礼的友谊,接着描绘了园中深邃的堂宇和幽静的树林,展现了一个与世无争的理想人居环境。
诗中出现的“花搴岩桂红,石擘云根翠”,生动地描绘出园中自然景色的丰富与美丽,色彩鲜明,意象独特,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尤其是“正当秋风来,不见摇落意”,在描绘秋天景色的同时,诗人却反而没有感受到落叶的凄凉,反映出他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最后两句“日得吟其间,何须去为吏”,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自在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宋代士人中十分普遍,反映了他们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宁静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与逃避,传达出一种对自然与自由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花搴岩桂红”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人表达了对何种生活的向往?
“何须去为吏”中,诗人对官场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这首诗与王维的《山中杂诗》有相似之处,二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梅尧臣更强调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以及自然的宁静,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