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03:4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03:47:22
梦睹
闭目光不扬,梦睹良亦审。
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
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
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
全诗翻译:
闭上眼睛不去张望,梦中所见却依然清晰。
这并不是通过眼睛所见,所感知的又是什么呢?
白天的事情渺茫无影,黑暗中却常在梦里相遇。
这份遗憾无法尽诉,悲伤的泪水徒然湿了枕头。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其表达的梦境与现实的对比反映了士人对人生困惑与追求的普遍心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退庵,宋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和诗词。他与苏轼、黄庭坚并称“中兴四杰”,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
创作背景:
《梦睹》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可能与当时社会动荡、个人理想难以实现有关。诗人通过梦境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对现实的失落感。
《梦睹》是一首抒情诗,深刻反映了诗人在梦境与现实之间的迷茫和无奈。诗的开头“闭目光不扬”展现了一种内心的沉静与思索,诗人选择闭眼不看,却在梦中却能清晰地看到心中的景象,这表明梦境的真实与深刻。随后“既非由目光,所见定何禀”,引发出一种哲学思考,梦中的所见究竟从何而来?是内心的渴望,还是对现实的逃避?
在“白日杳无朕,冥遇尝在寝”中,诗人通过对比白天与黑夜,表现出白天的现实让人感到无望,而夜晚的梦境却充满了可能性与希望。这种对比不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梦境的向往。最后一句“此恨不可穷,悲泪空流枕”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无法言说的遗憾与心灵创伤的深刻感受,令人动容。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对美好理想的追求以及对无法实现的遗憾,体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白日杳无朕”意指什么?
A. 白天有光明
B. 白天的事情消失无踪
C. 白天梦境显现
“悲泪空流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无奈与悲伤
C. 兴奋
诗中提到的“梦睹”是指什么?
A. 眼睛看到的
B. 梦中所见的
C. 现实生活中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