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43
叠叠石石石赘赘,立竿作表齐竿旄。阿谁造得云梯子,戋刂地过城百尺高。
叠加的石头像是赘余的东西,立起的竿子在空中显得齐整。是谁造出了这云梯,能够直通城墙百尺之高?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字子奭,号维桢,元代诗人,工书法,擅长散文和诗歌。其诗风清新洒脱,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
《杵歌》是杨维桢的代表作之一,反映了他对社会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尤其是对手工劳动与自然景观的描绘,表现出对劳动者生活的关注。
《杵歌》以其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情感吸引了读者的注意。诗中通过描绘石头、竿子和云梯等意象,表现出一种对劳动的赞美和对生活的思考。叠叠的石头象征着自然的力量,而竿子和旄则暗示着人类的努力和追求。最后的“云梯”则隐喻着人类不断向上的追求,表达出一种希冀和理想。
在语言上,诗歌使用了对仗和排比的手法,使得整体节奏感强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诗人将自然与人类的劳动结合,展现出一种和谐的景象,体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与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人类劳动的描绘,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中提到的“云梯”象征什么?
“叠叠石石”表达了什么样的意象?
答案:
与李白的《庐山谣》相比,杨维桢的《杵歌》更注重劳动与自然的结合,表现出对生活的赞美与思考,而李白的作品则更倾向于表现个人的豪情壮志。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深入理解《杵歌》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