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6: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6:33
铁笛道人已倦游,
莫年懒上玉墀头。
只欲浮家苕霅上,
小娃子夜唱湖州。
铁笛道人已经厌倦了游历,
难得有年头懒得去那玉阶台上。
只想在苕霅的水面上漂浮着生活,
夜里小孩在湖州唱着歌。
本诗并未直接引用特定典故,但“铁笛道人”这一形象常见于道教文化,象征着超脱世俗的隐士生活。而“湖州”作为一个水乡,代表了诗人向往的宁静和简单的生活。
杨维桢(1280年-1350年),元代诗人,字景略,号孟英,浙江人。其诗歌清新自然,常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具有较强的个性和风格。
本诗写于元代,那个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对此感到厌倦,渴望归隐于自然。诗中通过道士的形象,反映了对世俗权力的拒绝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漫成 其四》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了诗人对游历生活的疲惫和对闲适生活的渴望。开头“铁笛道人已倦游”直接点出诗人的心境,表达了对外界纷扰的厌倦,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感。接下来的“莫年懒上玉墀头”则强调了他对权位的无所谓,似乎一切荣华富贵在他眼中都显得苍白无力。
而后两句“只欲浮家苕霅上,小娃子夜唱湖州”展现了一幅宁静的田园图景,诗人向往在水边漂浮生活的简单与自然,夜晚的小孩吟唱更是为这幅画面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整体而言,诗中渗透着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在复杂社会中寻找心灵归属的愿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对仗和比喻,如“铁笛道人”与“玉墀头”形成鲜明对比,突显了诗人的心态变化。通过意象的描绘,如“苕霅上”的宁静与“夜唱”的活力,展示了诗人追求理想生活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向往自然与简单的生活,表现了个人对自由、闲适生活的渴求。
“铁笛道人已倦游”中的“倦游”是什么意思?
A. 渴望游历
B. 厌倦游历
C. 快乐游历
D. 继续游历
诗中提到的“玉墀”象征什么?
A. 自然生活
B. 权力与高贵
C. 贫穷与落魄
D. 乡间生活
诗中“小娃子夜唱湖州”体现了什么情感?
A. 悲伤
B. 天真与快乐
C. 疲惫
D.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