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时间: 2025-04-29 13:27:05

诗句

野寺寻花春已迟,背岩唯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赏,为报春风且莫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3:27:05

原文展示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作者:李涉 〔唐代〕

野寺寻花春已迟,
背岩唯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赏,
为报春风且莫吹。

白话文翻译

在这个春天的晚期,我在野外的小寺庙中寻花,春天已经来得很迟了。背靠着岩石的地方,只有两三枝花还在盛开。明天我会带着酒前来,依然可以欣赏这些花,为了不让春风把花吹散,请你们暂时别再吹了。

注释

  • 野寺:指偏僻的寺庙,通常在山野之间。
  • 寻花:寻找花朵,表达春天的气息与美好。
  • 春已迟:春天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暗示花期已近尾声。
  • 明朝:指明天,表示期待的时间。
  • 携酒:带着酒,表示将与友人共饮,增添乐趣。
  • 春风且莫吹:希望春风暂时不要吹散花朵。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涉,字君翰,唐代诗人,生活在中唐时期,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自然风光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末,诗人游览鹤林寺,感受到春天的流逝,因而寄情于花,借酒助兴,传达对春天的留恋。

诗歌鉴赏

李涉的《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花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短暂。开篇“野寺寻花春已迟”,点出了时节的晚期,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随着季节的推移,花的数量也减少,只有“背岩唯有两三枝”,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接下来的“明朝携酒犹堪赏”,表达了诗人希望在有限的时间内,尽情享受春天的美好。酒在这里不仅是饮品,更是诗人情感的寄托,增添了生活的情趣。最后一句“为报春风且莫吹”则是对春风的一种请求,既是对花的保护,也是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留恋,透出一丝淡淡的忧伤。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一种对自然美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友人共赏美好时光的期待,充满了生活的哲理。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野寺寻花春已迟:在野外的寺庙中寻求花朵,春天已经来得很晚。
    • 背岩唯有两三枝:在靠近岩石的地方,仅有两三枝花开放。
    • 明朝携酒犹堪赏:明天我带着酒,依然可以欣赏这些花朵。
    • 为报春风且莫吹:为了不让春风把花吹散,请您暂时别再吹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春已迟”与“犹堪赏”形成对比,强调春天的短暂与饮酒赏花的乐趣。
    • 拟人:将春风拟人化,赋予其吹拂的动作,增加了情感的寄托。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
    • 野寺:象征宁静与隐逸,是诗人内心的归宿。
    • :象征春天的美好与短暂,承载了诗人对生命的感悟。
    • :代表友情与生活的乐趣,增添了诗中的人情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野寺”指的是: A. 繁华的城市
    B. 偏僻的寺庙
    C. 高大的山峰

  2. 诗人希望明天能够: A. 享受春光
    B. 不再赏花
    C. 回家休息

  3. “背岩唯有两三枝”中的“唯有”表示: A. 只有
    B. 全部
    C. 可能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描绘春天的景象,反映生命的感慨。

诗词对比

  • 王之涣《登鹳雀楼》:两者都展现了自然美,但李涉更注重细腻的情感与生活的乐趣,而王之涣则强调壮丽的景色与历史的深远。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李涉诗歌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唐明堂乐章。徵音 唐明堂乐章。角音 唐明堂乐章。外办将出 唐享昊天乐。第十一 唐享昊天乐。第十 唐享昊天乐。第八 唐享昊天乐。第三 唐享昊天乐。第一 唐享昊天乐。第七 唐明堂乐章。迎送王公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云阶月地 淹翔 毋字旁的字 表现主义 发奸摘覆 卢沙 太大兄 磨穿枯砚 弋字旁的字 尔为尔,我为我 不打不相识 曰字旁的字 作舍道边 靣字旁的字 頁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