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1: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1:20
唐享昊天乐。第十一
作者: 武则天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
仰惟明德,敢荐非馨。
顾惭菲奠,久驰云輧。
瞻荷灵泽,悚恋兼盈。
这首诗描述了在完成礼仪后,音乐演奏即将结束的场景。抬头仰望天穹,想到自己的品德,怎敢用不香的祭品来献祭呢?回首看看,心中感到惭愧,长久以来心中的梦想如同云中的飞车。凝视那灵性的泽水,心中既惊讶又怜惜,感情在此刻交织满盈。
作者介绍:
武则天(624年-705年),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唐朝的一位重要政治人物。她不仅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成就,还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她的诗作多描写政治、礼仪和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礼乐文化盛行的唐代创作的,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礼仪和音乐的重视,以及武则天作为女皇在公共场合中的自我表现与内心感受的交织。
《唐享昊天乐。第十一》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展现了武则天对礼仪、德行和音乐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对礼乐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品德的自省与对理想的追求。开头的“礼终肆类,乐阕九成”直接点明了场景,展现出礼乐的严肃与庄重。接着,作者自问自答,既表达了对自身品德的反思,也展示了对祭品的惭愧,反映出一种对理想和现实的冲突。
诗中“仰惟明德”体现了作者对美德的向往,而“敢荐非馨”则暗示了对自己不足的自责,形成鲜明的对比。后面的“久驰云輧”将个人理想与现实的距离表现得淋漓尽致,象征着作者对美好未来的无尽渴望。最后两句“瞻荷灵泽,悚恋兼盈”,在凝视理想与现实的交融中,感情复杂而深厚,既有惊讶又有怜惜,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珍视。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武则天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她对于当时社会礼仪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与历史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旨在表达作者对礼乐文化的重视,对品德的追求,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通过自省与感悟,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杜甫
C. 武则天
D. 白居易
“礼终肆类,乐阕九成”这句中“乐阕”指的是什么?
A. 音乐的结束
B. 礼仪的完成
C. 自我的反思
D. 人际关系
诗中“云輧”象征着什么?
A. 现实的追求
B. 理想的追求
C. 个人的缺陷
D. 社会的礼仪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武则天的诗作更注重礼仪与内心的自省,李白则强调豪放与饮酒的洒脱。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前者更为豪情,后者则更为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