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5:16: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5:16:18
江南好,桑柘一村村。
万点鸭儿浮远岸,
几家稚子候柴门。
风雨近黄昏。
江南的风景真好,村落里满是桑树和柘树。
远处的岸边,成群的鸭子在水面上漂浮。
几户人家的小孩子在柴门口等候。
黄昏时分,风雨将至。
此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江南”作为一个文化符号,代表着美丽的乡村景象和悠闲的生活方式。江南的自然风光常常成为文人笔下的常客,象征着理想的生活状态。
顾太清(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诗风和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描写江南美景,充满了乡愁和对自然的热爱。
《忆江南》系列诗作源于诗人对江南故乡的思念与眷恋,反映了他对那片土地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简单乡村生活的向往。
《忆江南 其三》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乡村景象,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怀念。开头的“江南好”便道出了江南的美丽,令人浮想联翩。接下来的“桑柘一村村”,通过具体的树木描绘,营造出一幅宁静的乡村画面,带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万点鸭儿浮远岸”则通过生动的意象,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特色,鸭子在水面上游弋的场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展现出一种恬静悠然的生活状态。接着“几家稚子候柴门”,则将视角转向人们的生活,孩子们在门口等候,展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增添了生活的温馨感。
最后一句“风雨近黄昏”,则为整首诗带来了情感的转折,暗示着天气变化与即将到来的忧伤,为前面的宁静增添了一丝紧张感,仿佛在预示着人生的无常。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日常景象,勾勒出了一幅动人的乡村画卷,同时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情与思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中提到的“桑柘”指的是什么?
A. 一种动物
B. 一种树木
C. 一种花卉
D. 一种地方
“万点鸭儿浮远岸”中的“万点”有何含义?
A. 代表鸭子的数量少
B. 形容鸭子的数量多
C. 代表鸭子的颜色
D. 形容鸭子的速度
诗的最后一句“风雨近黄昏”暗示了什么?
A. 生活的美好
B. 天气的变化与忧愁
C. 孩子的快乐
D. 村庄的繁荣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