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忆江南 其二

《忆江南 其二》

时间: 2025-05-04 03:16:12

诗句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

记得去年今日事,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12

原文展示: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
记得去年今日事,
半窗灯影两人儿。
一个画乌丝。

白话文翻译:

长久地思念,正值农历正月十三。
还记得去年今天的事情,
半窗灯下,两个身影交错。
一个正在画乌丝的图案。

注释:

  • 长相忆:长久地思念。
  • 正月十三:农历正月的第十三天,通常是春节后的一段时间,象征着团圆和思念。
  • 记得:想起、回忆。
  • 灯影:指窗户里透出的灯光映射出的影子。
  • 两人儿:指两个人,可能是恋人或亲密的朋友。
  • 画乌丝:可能指绘画中使用的黑色丝线,象征着细腻与情感的表达。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特别明显的典故,但“正月十三”体现了中国传统节日的情感氛围,反映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正月常常是团圆的象征,诗中描绘的情景与节日的温暖关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关锳,清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描绘自然与人情为主,风格清新婉约,情感细腻。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特定的时刻,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可能与作者的个人经历有关,反映了人在节日时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忆江南 其二》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呈现了一幅温馨的画面。诗中“长相忆”的开篇,直接引入了思念的主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浓厚的情感。正月十三这个时间节点,不仅是一个传统节日,更是一个回忆和团聚的标志,诗人通过追忆去年的今日,唤起了对那段时光的深切怀念。

“半窗灯影两人儿”的描绘,既有视觉的美感,又增添了情感的深度。灯光透过窗户,投射出两个人的影子,象征着亲密和温暖,仿佛在诉说着两人之间的默契与情感。而“一个画乌丝”则给整个画面增添了生动的细节,暗示着某种生活的趣味和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在简短之中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用细腻的描写和清新的意象,将思念的情感表现得恰如其分,令人产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相忆,正月十三时:开篇点明主题,表达了思念的情感,同时设定了时间背景。
  2. 记得去年今日事:引出回忆,强调时间的流逝和对往事的珍惜。
  3. 半窗灯影两人儿:描绘出温馨的景象,表现人与人之间的亲密感。
  4. 一个画乌丝:具体化了场景,展示了生活中的细节,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感。

修辞手法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音乐感。
  • 意象:灯影、两人、画乌丝等意象,传递出温暖和情感的细腻。
  • 比喻:灯影可以理解为情感的投射,象征着思念的光芒。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特定时间的回忆,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情感的珍视,反映了人们在节日中对温暖、团圆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灯影:象征着温暖和亲密关系。
  • 两人:代表情感的交融与陪伴。
  • 乌丝:可理解为艺术的追求,也象征着细腻情感的流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 A. 正月初一
    • B. 正月十三
    • C. 正月十五
    • D. 正月二十
  2. “半窗灯影”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窗外的景象
    • B. 两个人的影子
    • C. 自然风光
    • D. 城市的灯光
  3. 诗中“画乌丝”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绘画技法
    • C. 一种植物
    • D. 一种食物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忆江南》其他篇章,特别是《忆江南 其一》
  • 李清照的《如梦令》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李白的《庐山谣》对比,讨论两位诗人在描写思念和情感时的不同风格和意象运用。李白的诗歌通常更为奔放,而关锳则更为细腻和温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诗词欣赏与解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清平乐·□□晴树 临江仙·翦翦春水出万壑 木兰花慢·二分春是雨 浪淘沙·香雾湿云环 风入松(闰元宵) 满江红(己酉春日) 临江仙(怀辰州教授赵学舟) 西江月(题墨水仙) 清平乐(题墨仙双清图) 蝶恋花(秋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及格 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葫的成语 门字框的字 日字旁的字 目光短浅 包含沐的成语 空室蓬户 贤劫 自是不彰 折文旁的字 回肠荡气 蠡勺 撞阵冲军 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一技之微 跑竹马 立刀旁的字 齐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