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4:1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4:12:38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
作者:葛长庚
倏又西风起。这一年光景,早过三分之二。
燕去鸿来何日了,多少世间心事。
待则甚功成名遂。
枫叶荻花动凉思,又寻思江上琵琶泪。
还感慨,劳梦寐。
愁来长是朝朝醉。
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
况是凄凉寸心碎。
目断水苍山翠。
更送客长亭分袂。
山前梧桐雨,起风樯露舶无穷意。
君此去,趁秋霁。
秋风又起,转眼之间一年已经过去了三分之二。燕子已经飞走,鸿雁何时才能回来,世间有多少心事难以言表。期望功成名就的愿望,似乎又遥不可及。枫叶和芦花在秋风中动摇,勾起了我对江上的琵琶声和泪水的思念。更让我感慨的是,连梦中也充满了忧愁。每天都在愁苦中醉酒,心中如同宋玉那样感伤,三闾大夫(屈原)也因忧愁而憔悴。尤其是这凄凉的时刻,我的心如同碎了一样。远望水面与苍山,心情更加沉重。要送别的客人,在长亭相聚又要分离。山前的梧桐树下,雨水如丝,风起船帆,露水滴落,仿佛无穷无尽的情意。你即将离去,正值秋霁之时。
作者介绍:
葛长庚,宋代词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词作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创作背景:
此词作于送别友人的时刻,表达了作者对朋友即将离去的惆怅与不舍,同时也寄托了对人生的感慨,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复杂情感。
《贺新郎(送赵师之江州)》是一首充满秋意与离愁的诗词,葛长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对时光流逝和友人离别的感慨。开头的“倏又西风起”便直接引入了秋天的氛围,迅速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接着,诗人通过“燕去鸿来”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无限感慨。
词中提到“枫叶荻花动凉思”,展现了秋天的景象,枫叶的红与荻花的白形成鲜明对比,寓意着不同的情感。随之而来的“琵琶泪”则深化了这种情感,暗示着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忧虑。诗人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将这种情感与自然景象结合,展现了与自然的共鸣。
在后面的部分,“愁来长是朝朝醉”表现了作者对忧愁的无奈与逃避,而“剗地成宋玉伤感,三闾憔悴”则借古人之悲,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无奈和痛苦。最后的送别场景,长亭的分袂、梧桐的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使得整首词在情感上达到高潮。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深刻的情感,将离别的苦涩与对生活的思考融为一体,展现了葛长庚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的主题围绕着离别与伤感,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反思,展现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友人的依依不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西风”象征什么?
A. 春天的生机
B. 秋天的到来
C. 夏天的炎热
D. 冬天的寒冷
“琵琶泪”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欢快
B. 伤感
C. 愤怒
D. 无奈
诗中提到的“宋玉”是谁?
A. 一位历史人物
B. 一位诗人
C. 一位将军
D. 一位商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为理解古代诗词提供了丰富的背景知识与解析,帮助读者更深入地领会诗词的情感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