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9:52: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9:52:46
原文展示:
书寺中所见四首 张耒 〔宋代〕
日出邻僧乞食,钟鸣老叟关门。 谁见春宵净境,娟娟霁月当轩。
白话文翻译:
太阳升起时,邻近的僧人开始乞食,钟声响起,老者关上了门。 谁能见到春夜的清净境界,明亮的月光静静地照在窗前。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这首诗描绘了寺中清晨的景象,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宁静和超脱的氛围。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在寺中静修时所作,通过观察寺中清晨的景象,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描绘了寺中清晨的宁静景象。首句“日出邻僧乞食”,通过日出的自然现象和僧人乞食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寺中生活的朴素和宁静。次句“钟鸣老叟关门”,以钟声和老者关门的动作,进一步强化了寺中的宁静氛围。后两句“谁见春宵净境,娟娟霁月当轩”,则通过明亮的月光,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张耒清新自然的诗风。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寺中清晨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清净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生活的超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日出邻僧乞食”描绘了什么景象? A. 寺中清晨的宁静 B. 寺中僧人的日常活动 C. 寺中老者的关门动作 D. 寺中夜晚的清净境界
诗中“娟娟霁月当轩”中的“娟娟”是什么意思? A. 明亮 B. 温柔 C. 清净 D. 超脱
诗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A. 对世俗生活的厌倦 B. 对清净境界的向往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D. 对日常生活的满足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