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16: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16:20
原文展示:
堂下蔷薇亲灌溉,辛勤才见一春花。 时如转毂无停轨,客似飞鸿不定家。 一岁相邀伴寂寞,明年谁复对芳华。 驱车又向黄州去,风月相望一叹嗟。
白话文翻译:
在堂下的蔷薇花,我亲自灌溉,辛勤的劳作才换来这一季的春花。 时间如同不停转动的轮子,没有停歇的轨道,旅人就像飞翔的鸿雁,没有固定的家。 一年又一年,我邀请寂寞为伴,明年,又有谁来欣赏这芳华呢? 我驱车再次前往黄州,望着风月,不禁一声叹息。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作于他旅途中,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作于张耒旅途中,通过对蔷薇花的灌溉和春花的观察,抒发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蔷薇花的灌溉和春花的开放,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时如转毂无停轨,客似飞鸿不定家”一句,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时间的无情和旅人的漂泊,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末句“驱车又向黄州去,风月相望一叹嗟”则抒发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使整首诗充满了深沉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时如转毂无停轨”中的“转毂”比喻什么? A. 时间的流逝 B. 车轮的转动 C. 人生的无常 D. 旅人的漂泊
诗中“客似飞鸿不定家”中的“飞鸿”比喻什么? A. 旅人的漂泊 B. 时间的流逝 C. 人生的无常 D. 车轮的转动
诗中“一岁相邀伴寂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忧虑 B. 对过去的怀念 C. 对寂寞的享受 D. 对漂泊的无奈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