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8:2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25:15
《射虎行》
作者:王建 〔唐代〕
自去射虎得虎归,
官差射虎得虎迟。
独行以死当虎命,
两人因疑终不定。
朝朝暮暮空手回,
山下绿苗成道径。
远立不敢污箭镞,
闻死还来分虎肉。
惜留猛虎著深山,
射杀恐畏终身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去捕猎猛虎,最终成功归来,而官差捕虎却迟迟没有结果的情景。诗中表达了独自面对危机的勇敢与艰辛,强调了团队合作中的犹豫与不决。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猎人都手无所获,只能在山下的绿苗间徘徊。远远地站着,他不敢污染箭镞,听到死讯后才来分割虎肉。他感到遗憾的是猛虎依然留在深山之中,射杀猛虎的恐惧使他在此生中都感到闲适无为。
王建,唐代诗人,生于晚唐,字景山,号青山。作品以描绘田园生活、人物风俗和抒情见长。其诗风清新自然,兼具生活气息与哲理思考。
《射虎行》创作于王建的游历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性深刻的观察。在那个动荡的时代,人与自然的斗争、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怀疑成为诗人的主要关注点。
《射虎行》通过生动的猎人形象,展现了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诗人以射虎为主线,表现出一种勇敢而孤独的精神。独行者面对猛虎,既有对生命的渴望,也有面对死亡的恐惧。全诗节奏感强,情感细腻,描绘了猎人的内心挣扎与对同伴的不信任。反复的“朝朝暮暮”不仅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也反映了猎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后半部分提到的“惜留猛虎著深山”,则表明了对生命的思考,表达了对自然秩序的敬畏与无奈。整首诗中,王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展现了个体与集体、勇气与恐惧、行动与迟疑之间的复杂关系,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深刻的社会寓意。
整首诗探讨了勇气与恐惧的对立,表现了独自面对挑战的勇气与面对集体时的犹豫。同时,诗中对自然与生命的深刻思考,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命运的敬畏。
《射虎行》的作者是?
诗中提到的“官差”指的是?
诗中“惜留猛虎著深山”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