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18:54
虞美人
作者:谭献 〔清代〕
霞明烟细还如旧。只觉桃花瘦。
有风无雨过清明。惯了天涯不惯杜鹃声。
玲珑格子炉香袅。只共梨花笑。
倘教吹笛影儿双。多谢四更山月照幽窗。
霞光明媚,烟雾轻细,依然如昔。只是感觉桃花有些瘦弱。
春天已经过去,有风却无雨,经历了许多天涯的旅途,却不习惯听杜鹃的鸣叫。
玲珑的格子炉上,香烟袅袅,只有梨花在笑。
如果能让笛声伴着影子双双而舞,多谢四更时分的山月照耀幽静的窗前。
作者介绍:谭献是清代著名的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文风著称。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时期,诗人借助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流逝岁月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虞美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感慨。开篇的“霞明烟细还如旧”,勾勒出一幅宁静的春日画面,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怀旧情绪。接下来的“只觉桃花瘦”则将这种美好转化为一种对生命脆弱的感悟,桃花的凋零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
“有风无雨过清明”一句,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与思乡情绪。在经历了天涯的旅途后,诗人对杜鹃声的陌生感,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归属感的渴求。接着“玲珑格子炉香袅”展示了诗人的生活情趣,仿佛在描绘一个恬静的居所,炉香袅袅,增添了生活的雅致。
最后的“倘教吹笛影儿双”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和对爱侣的思念,山月照幽窗,营造出一种浪漫而又孤独的氛围。这首诗以清新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令人回味无穷。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春天的眷恋、对生命脆弱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情感的渴望,反映了深沉的思乡情怀和对爱情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有风无雨”代表什么?
a) 春天的气息
b) 离别的伤感
c) 生活的无常
“玲珑格子炉香袅”中的“玲珑”形容什么?
a) 炉子的精致
b) 香气的浓烈
c) 窗子的美丽
诗人对杜鹃声的感受是怎样的?
a) 熟悉的
b) 陌生的
c) 喜爱的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