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6:52
井税无余负,川原已饱犁。
樵歌归市步,帆影过河堤。
野实丹兼漆,村醪蜜与齑。
虽云有丰约,不废醉如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农村丰收的景象:田地里的税收已经没有负担,农田也已经耕耘得饱满。樵夫的歌声随他们回市而来,帆船的影子在河堤上掠过。野生的果实颜色鲜艳,还有村里的美酒和咸菜。虽然说是有丰收的约定,但人们仍然沉醉于酒中,恍若置身泥潭。
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散文家。他一生经历了国家的沧桑,因而其作品饱含忧国之情。陆游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农村生活为题材,反映民生。
《即事》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和社会变革之时,陆游通过描绘农村的丰收景象,表达了对乡土生活的热爱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这首诗既反映了丰收的喜悦,也隐含了对生活的沉醉与安逸。
《即事》是一首表现农村丰收景象的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乡村生活。首联“井税无余负,川原已饱犁”开宗明义,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农民的负担减少,田地得到充分耕耘的喜悦。这不仅是对生活的赞美,也反映出农民辛勤劳作后的成果。接着,樵夫的歌声和帆船的影子交织在一起,构建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画面,生活的乐趣与自然的和谐相得益彰。
“野实丹兼漆,村醪蜜与齑”则通过描绘自然的馈赠和村庄的美食,进一步渲染了丰收的氛围。最后一句“虽云有丰约,不废醉如泥”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和自嘲,虽然有丰收的期望,但人们在享受中忘却了实际,沉醉于享乐的状态。这种矛盾的情感在全诗中形成了一种特有的张力,既有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反思。
整首诗通过对丰收的描绘,表达了对农村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对现实的反思,表现了生活的矛盾性与复杂性。
“井税无余负”意指:
A. 农民的负担减少
B. 农田丰收
C. 生活艰难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不包括:
A. 樵歌
B. 帆影
C. 城市
“醉如泥”形容的是:
A. 沉醉的状态
B. 生活的艰辛
C. 乡村的宁静
陆游的《即事》与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农村生活,但陆游更注重表现在丰收后的喜悦与自然的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破家亡的忧伤与对社会的思考。两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存在明显差异,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个人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