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05: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05:52
空自盈盈瘦,非关习习愁。
人间何事苦凝眸。
且看晚凉天净月华收。
飘泊君休惜,凄凉我已苏。
去来无碍雁鸿俦。
自是优昙花过落红稠。
这首诗表达了我面容憔悴,却并非因为忧愁;世间有什么事情值得我痛苦地注视呢?不如看看晚秋的清爽天空,明月的光华渐渐收敛。漂泊的你不必为我感到惋惜,我已经从凄凉中苏醒过来。无论你我之间的来去,像大雁和鸿雁一样,都没有障碍;毕竟优昙花的凋落,只不过是落红繁茂的结果。
石声汉,近代诗人,生于动荡时代,经历了社会的变迁。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时代背景,作品风格清新自然,注重意境的营造,情感的细腻表达。
这首诗作于乙丑年,作者可能因个人经历或社会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诗中情感似乎在经历忧愁与释然之间,映射出作者在生活中的挣扎与最终的自我解脱。
《南歌子 乙丑自题小影》是一首充满深意的诗作。整首诗通过描绘作者的内心感受,生动地展现了个人情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互动。开头的“空自盈盈瘦”便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奈。诗人并不想把这种瘦弱归结为忧愁,而是质疑世间是否有值得自己这样凝视的事物,表现了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接下来的“且看晚凉天净月华收”则展现了一种对自然美的向往,诗人在此刻找到了一丝慰藉。清凉的晚空和明亮的月光仿佛抚慰了他内心的苦闷,使他意识到,生活中还有许多美好的事物值得关注。
后面的“飘泊君休惜,凄凉我已苏”则是对他人与自身关系的思考。虽然身处漂泊,但他已经从凄凉中觉醒,不再需要他人的怜惜。这种自我救赎的情感在诗中表现得尤为动人,似乎在传达一种超脱与释然。
最后两句提到“大雁”和“优昙花”,通过象征手法,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大雁象征自由与流动,优昙花的短暂则引发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个人的情感波动,也展现了对生命与自然的深刻感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哲理深度。
空自盈盈瘦,非关习习愁。
表达了诗人外表的瘦弱并非因忧愁,而是某种内心状态的反映。
人间何事苦凝眸。
质疑世间是否有值得自己苦苦注视的事情。
且看晚凉天净月华收。
提倡转向自然,欣赏晚秋的美丽,找到内心的平静。
飘泊君休惜,凄凉我已苏。
表达了对朋友的安慰与自我解脱,已经从凄凉中恢复。
去来无碍雁鸿俦。
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来往是自由的,无需担忧。
自是优昙花过落红稠。
以优昙花的短暂象征生命的无常,隐喻生活中的种种变迁。
整首诗通过个人情感的表达与自然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内心解脱的渴望,传达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诗中“空自盈盈瘦”中的“盈盈”是指什么?
A. 丰盈
B. 瘦弱
C. 精致
D. 忧愁
何谓“去来无碍雁鸿俦”?
A. 大雁的归去
B. 朋友之间的自由往来
C. 生活的无常
D. 自然的变化
“自是优昙花过落红稠”中,优昙花象征什么?
A. 长久的爱情
B. 生命的短暂与珍贵
C. 自然的美丽
D. 友情的珍惜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者都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但李清照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石声汉的作品则更彰显对生命无常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