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2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28
拜星月慢·秋霁卧疴,彦通拈此调属同赋
作者:袁思亮
雨叶啼螀,霜砧惊雁,做得秋声如此。
一梦沧江,换西风人世。
叹前度,惯觉朱楼紫陌游冶,醉玉吟香多丽。
不似而今,总韶光虚费。
记桐阴淡月吹笙地。
人何在似海侯门闭。
负却象管鸾笺,赋深情难寄。
问飘零怨叶宫沟里。
可曾有万一相思字。
怕盼断碧海青天,隔蓬山无际。
在秋天的清晨,雨打在树叶上,虫鸣声声,霜降时分,惊起了大雁,形成这样的秋音。
一梦回到沧江,换来的是西风中的人世沧桑。
我叹息往昔,习惯了在朱楼和紫陌中游玩,醉于美酒和歌声的芬芳。
而如今,时光却虚度无益。
记得在桐树阴下,淡月之下,曾吹奏的笙声。
而今人何在,犹如海边的侯门紧闭。
我怀着象管和鸾笺,却难以寄托深情。
问那飘零的叶子,是否在宫沟里有我的怨念。
可曾有过一丝相思的话语。
怕是只盼望着那断裂的碧海青天,隔着无尽的蓬山。
作者介绍:袁思亮,近现代诗人,善于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情感,作品常反映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波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诗人卧病在床之际,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及对生活的感慨。
《拜星月慢·秋霁卧疴》是一首充满秋意的长调,整首诗在细腻的意象中融入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开篇以“雨叶啼螀”引入,生动描绘出秋天的声音,带给人一种清新而又略显伤感的氛围。诗中通过“朱楼紫陌”对比往昔繁华与现在的落寞,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
在“记桐阴淡月吹笙地”处,诗人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却又在“人何在似海侯门闭”的叹息中感受到人事的无常和孤独。诗的情感在“赋深情难寄”中达到高潮,象管与鸾笺的意象暗示了对情感的寄托与无奈,整个诗篇在抒情中渗透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最后的“怕盼断碧海青天,隔蓬山无际”则将孤独感推向极致,象征着对遥不可及的思念与无尽的孤寂。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与怀念
C. 愤怒
“朱楼紫陌”指的是哪种场景?
A. 农村
B. 繁华的都市生活
C. 自然风光
诗中提到的“象管鸾笺”象征什么?
A. 美好的音乐
B. 深情的寄托
C. 失落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