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6:14: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6:14:48
扬州被召著作佐郎自金山回阻冰效退之陆浑山
作者:晁补之
二年官扬犹一炊,丞聋毋害守不讥。
帝知无功呼返之,具舟从江民不知。
道傍愚叟为涕洟,岂无爱人如尔为。
我谢叟归视汝儿,风号鸿潦水涸陂。
冰塞川船不可移,白蜺横野光逶迤。
寒威上射小日规,旦行一里方午维。
十日系野儿啼饥,中无载盗过不窥。
官令十夫为操椎,耶许相力哀复疲。
我笑遣夫是安施,霜不杀草圣所欷。
岁十一月冰固宜,逆天进亦不可几。
为儿搏饭儿安嬉,宁三月暖犹流凘。
在扬州当官两年,仍像一顿饭的功夫,
丞相聋子不害怕守卫,不会被人讥讽。
皇帝知道我无功,召我返回,
我备好船只,江边的百姓却不知道。
路边的愚老泪流满面,
难道没有我爱的人像你这样吗?
我向老者告别,回去看看你的孩子,
狂风呼啸,水面干涸,河流变得浅薄。
冰封了河流,船无法移动,
白色的雪花在野外闪烁,光线蜿蜒流淌。
寒冷的威势升起,照射着小太阳,
早晨走了一里,正好是正午。
十天里,野外的孩子饿得哭泣,
没有人偷走东西,也无人窥视。
官府命令十个人操持木槌,
这也许是为了同情而劳累。
我笑着让人安置,霜雪不会杀死草木。
年头是十一月,冰封应该是如此,
逆着天走进来也不可能多少。
为了孩子们找吃的,孩子们安然嬉戏,
宁愿三月的暖阳仍流淌。
作者介绍:晁补之(1052-1126),字公衡,号少云,江苏扬州人,宋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在晁补之被召回朝的途中所作,反映了他在官场中的无奈与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社会和自然的深刻观察。
该诗以一个离乡的官员的视角,描绘了冰封的河流与寒冷的天气,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无奈的感慨。开篇以“二年官扬犹一炊”引出,简洁而富有哲理,表达了官场生活的短暂与虚无。接着通过描写周围的自然景象,表现了冬季的严酷与对生活的思考。诗中“十日系野儿啼饥”一语,触动了人们的同情心,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难生活。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冰塞川”“白蜺”等,营造出一种寒冷萧瑟的氛围。同时,诗人在思念故乡的同时,也对官场的无奈和对百姓疾苦的关怀展现出深切的情感。结尾“宁三月暖犹流凘”更是表达了对温暖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给人一种强烈的对比与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寒威上射小日规”用拟人手法描绘寒冷的感受。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官场生活的无奈,以及对社会底层百姓的同情,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人是什么官职?
诗中提到的天气是什么?
诗人对儿童的态度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