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5:44: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5:44:19
咏方圆动静
作者:李泌 〔唐代〕
方如行义,圆如用智。动如逞才,静如遂意。
这首诗的意思是:方正的品质就像行义,圆滑的智慧就像运用智谋。行动时表现出才华,静止时则顺其自然。
作者介绍:李泌,唐代诗人,生于公元689年,卒于公元758年。李泌以其诗词风格清新、意境深远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人生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正是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交织的时期。诗人借用“方圆动静”来反映个人修养与处世哲学,旨在表达在复杂的世事中,保持内心的平衡与和谐。
李泌的《咏方圆动静》以简洁的语言,深刻地揭示了人生的哲理。诗中“方”与“圆”,象征着两种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原则。“方”代表正直、刚毅的品德,体现了一个人应当有的坚守与原则;而“圆”则象征着灵活、变通的智慧,强调在复杂的环境中应具备的应对能力。
诗的前两句建立了道德与智慧的对立,而后两句则将这种对立转化为行动与静止的结合。动与静的关系在诗中并非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展现了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应有的表现。动时需展现才能,静时则应顺应内心的意愿,这种深刻的哲理引导人们在生活中追求平衡。
整首诗在字数上虽短,却涵盖了丰富的思想内涵,展现了李泌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对道德智慧的追求,使人读后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中心思想在于强调道德与智慧并重,动静结合的处世哲学,倡导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诗词测试:
诗中“方”主要代表什么?
诗人认为在行动时应该:
“圆如用智”强调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李泌的《咏方圆动静》更注重于道德哲学的探讨,而《静夜思》则更多表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二者都体现了唐代诗人对内心情感的探寻,但主题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