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6:33: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05
不见所知久,用怀何许开。百书终作恶,千里为渠来。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不应师友地,只麽遣空回。
已经很久没有见到久别的朋友,心中思念的情感又能向何处倾诉呢?虽然读了很多书籍,最终却只带来了坏的结果,千里之外的路途仿佛是为了与我相隔。邹鲁的路途遥远,风霜渐渐催白了我的头发。这样的情形,应该不是师友相聚的地方,只好让这种空虚的思念随风而去。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他以诗歌见长,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生活感受,风格清新、自然、真挚。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杨万里中年时期。他常常因官场的打击与个人的孤独感而感到烦恼,诗中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杨万里的《见张钦夫二首》通过对久别友人的思念,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孤独与无奈。开头两句以“久”字为线索,表达了时间的漫长和与友人相隔的无奈,抒情的基调由此奠定。接着,诗人以“百书终作恶”强调知识的无奈与书本的冷漠,表现了他对世态的失望。这种情感的转变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感,正如他所描述的千里之遥。
“邹鲁期程远,风霜鬓发催”两句,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隐喻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随着岁月的流逝,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似乎也在渐渐疏远。最后,诗人自我反思,似乎暗示即便身处师友之地,心中的孤独与空虚依然无法消解,最终只能将思念随风而去。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杨万里深刻的思考与感悟,值得读者反复品味。
整首诗围绕思念与孤独展开,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时间的流逝以及内心的孤独感,深刻反映了诗人对友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百书终作恶”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知识的力量
B. 知识的无奈
C. 对书的热爱
D. 对生活的感慨
“邹鲁期程远”中的“邹鲁”指的是?
A. 一种地理位置
B. 一位历史名人
C. 古代的鲁国
D. 一种文化现象
诗的最后一句“只麽遣空回”暗示了什么?
A. 思念无法实现
B. 友情的坚固
C. 对未来的期待
D. 生活的美好
在李白的《静夜思》中,诗人同样表现了对故乡与亲人的思念,情感上更为直白与浓烈;而杨万里的诗则更为内敛,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深思与哲理的探讨。两者在表达思念的过程中,风格各有千秋,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