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08: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08:41
饶水回回转,灵山面面逢。
展成青步障,剑作碧芙蓉。
变态百千样,尖新三两峰。
远看方更好,还隔翠云重。
水流曲折蜿蜒,灵山在不同的方位显现。
青翠的山峦如同屏障展开,山尖像碧色的芙蓉花一般。
山的形状变化多端,崭新的几座山峰高耸而立。
远远望去更是美丽,山的轮廓在翠绿的云雾中显得更为深邃。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灵山”在古代文人中常用来指代名山,寓意深远。唐代诗人王维有《终南山》,表达了对山水的向往与敬仰。这首诗的灵山可视为对大自然的赞美,体现了山水诗的传统。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作风格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景物,表达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杨万里游历名山大川之际,受大自然的启发而作。诗中表现了作者对灵山美景的赞叹,寄托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
《灵山》展现了杨万里对自然景观的独特视角与深刻感受。诗中的“饶水回回转”一句,描绘了水流的曲折变化,生动活泼地展现了自然的灵动感;接下来的“灵山面面逢”则将山的多面性呈现出来,仿佛在与水流进行亲密的对话。整首诗以“青步障”和“碧芙蓉”描绘出山的秀美,以及如屏障般的庇护感,使得景物鲜活生动,富有生命力。
“变态百千样,尖新三两峰”描绘了山峰千变万化的姿态,展现了自然的多样性与独特性。这一段不仅引发了读者的遐想,更强调了自然的无限魅力。而最后两句“远看方更好,还隔翠云重”,则让人感受到一种遥远而深邃的美,仿佛在提醒我们,欣赏大自然的美丽不仅要近观,更要在远处细细品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的丰富多彩,体现了诗人对山水的热爱与敬仰,是一首充满生机与灵动的山水诗作。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灵山的美丽与变化,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与热爱,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灵山”是指什么?
A. 一座特定的山
B. 美丽的山景
C. 诗人故乡的山
“饶水回回转”表现了水流的什么特点?
A. 平静
B. 蜿蜒曲折
C. 湍急
本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A. 对历史的怀念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人情的感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