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姑蔑城

《姑蔑城》

时间: 2025-04-26 06:33:12

诗句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

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

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6:33:12

原文展示

姑蔑城
作者:孟郊 〔唐代〕

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
皇风一已被,兹邑信平居。
抚俗观旧迹,行春布新书。
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

白话文翻译

这座劲越的城已经变成了泥土,强盛的吴国也化为废墟。
昔日的皇风已经被掩盖,这里的人民如今安居乐业。
我抚摸着风俗,观察着古老的遗迹,
在春天的到来之际,写下新的篇章。
然而兴亡的意义究竟何在,
我只能无奈地叹息,空自徘徊于此。

注释

  • 劲越:指古代的一个地方名。
  • 强吴:指古代吴国,曾经强盛一时。
  • 皇风:指帝王的德政和风范。
  • 信平居:意为在此地生活得安宁、平稳。
  • 抚俗观旧迹:抚摸风俗,观察旧的遗迹。
  • 兴亡意何在:指对兴衰成败的思考和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以其沉郁顿挫的风格著称,特别擅长描写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他的诗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批判。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唐代,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与历史兴亡的思考。诗人通过对古城的描绘,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迷茫。

诗歌鉴赏

《姑蔑城》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孟郊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古城的兴衰变迁。诗的开头通过“劲越既成土,强吴亦为墟”两句,直接点出历史的沧桑与巨变,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人事的变迁。接着,诗人提到“皇风一已被”,这不仅是对过去繁荣的怀念,更是对现状的无奈。在“兹邑信平居”中,诗人展现了当下人们的安宁,但这份安宁背后却隐藏着对历史的沉重思考。

当诗人“抚俗观旧迹”时,不禁让人联想到对历史的怀旧与反思。随之而来的“行春布新书”则暗示了对未来的美好期待与渴望,尽管社会依然在变迁。然而,最后一句“兴亡意何在,绵叹空踌蹰”则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诗人对兴亡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内心的无奈。整首诗流露出一种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关注,值得读者回味和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劲越既成土:劲越曾经的繁华如今成了废墟。
    2. 强吴亦为墟:强大的吴国也已成为荒废之地。
    3. 皇风一已被:曾经的皇帝风范已经消失。
    4. 兹邑信平居:现在这里的人们安稳地生活着。
    5. 抚俗观旧迹:我在观察古老的风俗和遗迹。
    6. 行春布新书:在春天来临之际,书写新的篇章。
    7. 兴亡意何在:对兴亡的意义感到疑惑。
    8. 绵叹空踌蹰:长叹无奈,徘徊无所归。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古今的对比,突出历史的变化。
    • 拟人:将历史、风俗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 主题思想:诗歌主要探讨历史的兴亡与个人的无奈,表达了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和个人情感的迷茫。

意象分析

  • 古城:象征历史的记忆与沧桑。
  • 皇风:代表着过往的繁荣与权威。
  • 春天:象征着新的希望与开始,但也伴随着对过去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劲越”指的是哪个地方?

    • A. 强盛的国家
    • B. 一个古代城市
    • C. 一种自然现象
  2.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喜悦
    • B. 无奈与迷茫
    • C. 对未来的期待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孟郊的《姑蔑城》与杜甫的《春望》,前者着重于历史的感慨,后者则更多地表现对现实困境的无奈与悲哀,二者在情感基调上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孟郊诗文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登龟山望海潮 竹溪寺 归度仙霞岭 游真祺观 登真州古光孝禅寺塔 读史 秋风别意 蚤起 遣意 夜泊露筋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祸福相依 水楔不通 生字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腾空而起 脚高步低 澄江如练 识遇 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穿的成语 肀字旁的字 讽一劝百 甄心动惧 人定胜天 贪声逐色 同字框的字 采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