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0: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0:46
满江红 送张子正广西宣慰司都事
作者:姚燧 〔元代〕
瘴海盲风,更谁避楼船樯折。
长记得铙歌归路,获嘉时节。
日夜丹青麟阁梦,论功才补朱衣缺。
问世间求宠有门无,终迷辙。
为此错,平生铁。
岭峤,皆炎热。
独梅花万里,桂林冰雪。
跃马十年销髀肉,还游一债偿难彻。
笑悠悠造物戏人哉,冠缨绝。
在瘴气弥漫、狂风肆虐的海域,谁还敢冒险出航呢?
我始终记得那铙歌的归路,那是得意的时节。
日日夜夜,我梦回丹青的麟阁,讨论功名只为补上那缺失的朱衣。
我想问世间求取宠爱是否还有门路,但最终也只是迷失了方向。
因此我错过了许多,平生的努力如同铁铸一般。
在岭峦之上,四处都是炎热的气候。
唯有梅花在万里之外,桂林却是冰雪覆盖。
我骑马十年,消耗了我的青春,游历一圈,仍然难以偿还我所欠的债务。
我不禁要笑,造物主实在是在戏弄人啊,冠缨已然绝去。
作者介绍:姚燧(生卒年不详),元代诗人,以豪放激昂的诗风著称,常以豪情壮志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与对时局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送别张子正赴广西任职之际,表达对友人的祝福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对前途的迷茫与对自然的描绘,反映出当时的社会环境及个人的情感世界。
本诗以“满江红”作为标题,传达出一种激昂而又悲凉的情感。诗中通过描绘瘴海的危机、归途的欢愉,探讨了人生的无常与功名的虚妄。开头的“瘴海盲风”便为全诗设定了一个动荡的背景,暗示着人生旅途的艰难险阻。接着,诗人回忆起“长记得铙歌归路”,那是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似乎在表达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
然而,随着诗句的深入,诗人逐渐显露出一种对现实的失望与无奈。“问世间求宠有门无,终迷辙”这一句,直白地道出了对功名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显示出诗人对社会名利的深刻思考。最后,诗人以“笑悠悠造物戏人哉,冠缨绝”结束,似乎是在嘲讽命运的捉弄,表现出一种洒脱的态度。
整首诗情感层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人生的反思,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使得整首诗在感伤中透出一丝豪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如“瘴海盲风”比喻人生的困难,“梅花万里,桂林冰雪”形成强烈的对比,增强了主题的冲突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功名与理想的追求,以及对命运的思考与超然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瘴海”象征了什么?
A. 美好时光
B. 人生的困境
C. 自然的美丽
“跃马十年销髀肉”中,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青春的怀念
B. 对游历的自豪
C. 对无奈的感叹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
A. 理想与高洁
B. 富贵荣华
C. 卑微与无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岳飞的《满江红》相比,姚燧的《满江红》更多地关注个人的内心世界与人生的思考,而岳飞则侧重于爱国情怀和豪情壮志。两者在情感表现上虽有不同,但均体现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