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4:5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4:53:04
开轩对朝爽,吾亦爱吾庐。
君亭有笏堪柱,人道富于余。
尚恐轩裳念在,前日朱门故态,消释未全除。
反覆看如此,侬岂据渐渠。
最同是,烟减灶,斧生鱼。
年年客里相值,佳兴负当初。
纵使轩亭无恙,亦取山灵抵掌,猿鹤怨移书。
尊酒酹江月,何日赋归欤。
打开窗户,迎接清晨的爽气,我也爱自己的小屋。
你那亭子有高官的印信可以支撑,人们说我富有得很。
我还担心窗前的衣裳念念不忘,往日的朱门旧态,心中总有余念。
反复观看如此,难道我真能安于现状?
最相同的是,烟雾渐散,柴火生香。
年年在客中相遇,佳兴却难再如初。
即使亭子无恙,我也会取山中的灵气来抵挡,猿猴与仙鹤怨恨地移书。
举杯酹江月,何时才能赋诗归去呢?
作者介绍: 姚燧,元代诗人,字士贞,号雪溪,江苏人。他的诗风清新秀丽,尤以山水诗著称,关注自然与人心的关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燧隐居乡间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繁华生活的思考与反思。元代社会动荡不安,诗人以此诗寄托自己的理想和情感。
《水调歌头·幽居》是一首抒情的诗歌,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喧嚣的反思。开篇便以“开轩对朝爽”引入,描绘出一种清新宜人的早晨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诗人通过“吾亦爱吾庐”表达了对自己小屋的珍惜与喜爱。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君亭有笏堪柱”,暗含对权势的讽刺,说明他不愿追求那种浮华的生活,而更向往自然的简单与纯朴。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逐渐深入,“尚恐轩裳念在”,诗人担忧的是自己仍然心系于过去的名利,难以全然释怀。通过对生活的深刻观察,诗人意识到年年相值的客聚已难以再现初时的佳兴,隐喻了时间的流逝和人事的变迁。
最后,诗人以“尊酒酹江月”作结,寄托了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盼与思绪,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内心的反省,表现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很强的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主要表达了对隐居生活的热爱和对繁华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与对自然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开轩对朝爽”是指什么?
“君亭有笏堪柱”中“笏”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过去的生活感到: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