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33: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3:37
千里云峦际碧天,千村景色晓茫然。上方楼观山间寺,远墅桑麻谷口田。危石断桥人迹少,阴崖飞瀑水声连。寒凝晻霭风光淡,暖入蘼芜草色妍。门巷未经车马到,林泉宜有画图传。隆中旧事遗梁甫,松下清斋学网川。愧我已非盘谷侣,凭谁重和草堂篇。机深转觉身多伴,心远从知地自偏。无数尘缘消物外,几多佳趣到閒边。垂竿薄暮临池坐,待月清秋傍石眠。布袜青鞋从此始,草衣木食永相便。何当共约归休日,縻禄犹须二十年。
在千里云峦之间,碧空万里,千村的晨景显得迷茫而宁静。高处的楼阁俯瞰山中寺庙,远处的田野种满了桑麻。陡峭的岩石和断桥上人迹稀少,阴暗的崖壁上飞流而下的瀑布声不断。寒冷的凝霜和朦胧的雾霭使风景显得淡薄,温暖的阳光照进蘼芜草丛,草色显得格外妍丽。小巷未曾有车马经过,林间泉水适合留下画图的传说。隆中旧事依稀可见,松下清斋中我学习如同网川般宁静。我感到自己已不再是盘谷的伴侣,谁能再与我共吟草堂赋呢?思绪深邃,感到身边多了伴侣,心灵远离浮世,向往恬静的生活。尘世的纷扰渐渐消散,闲适的趣味悄然降临。黄昏时分,我垂竿在池边坐下,待月光映照清秋,伴随着石头入睡。从此我穿上布袜青鞋,过上草衣木食的生活。何时能约定归隐的日子?为了生计,恐怕还需再二十年。
张宁,明代诗人,生于南明时期,善于山水诗,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具有浓厚的道家思想和人文关怀。
此诗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出他在喧嚣的社会中渴望归隐的心情,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为王用诚题画十二韵》是一首描写自然与隐逸生活的诗。诗中通过描绘千里云峦、晨曦乡村、陡峭山崖和宁静的水声,展现了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诗人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寒冷的雾霭和温暖的阳光,生动地表现了四季的变化和景色的美丽。此外,诗中流露出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表达了他对尘世纷扰的厌倦与对自然闲适生活的追求。最后,结尾对未来归隐生活的期待,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与情感的交织。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作者希望远离尘世纷扰、追求宁静生活的情感。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色主要是? A. 山水 B. 城市 C. 沙漠 D. 海洋
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态度是? A. 渴望 B. 反感 C. 无所谓 D. 不屑
诗中提到的“隆中”指的是? A. 诗人的家乡 B. 诸葛亮的隐居地 C. 一种植物 D. 有名的城市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