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9:27: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9:27:41
游子还家乍解鞍,慈帏侍奉已承欢。
归期虽负中秋约,兰桂庭前月未残。
游子回到家里,刚刚卸下马鞍,母亲在身边侍奉,心中充满欢喜。
尽管归家的时间没有赶上中秋的约定,但在兰桂树前,月亮依然没有消失。
“兰桂”常用来比喻高尚的人或美好的环境,且在中国文化中,桂花象征着团圆和美好。因此,兰桂的意象不仅仅代表自然景物,也蕴含着诗人对家庭的深切情感和对团圆的渴望。
作者介绍:史筠,清代诗人,其诗歌多表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具有浓厚的乡愁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中秋后,正值秋天,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在节日中愈加明显,表现出深切的亲情和对团圆的向往。
这首诗表现了游子归家的喜悦与对母亲的感激之情。首句“游子还家乍解鞍”,描绘了游子归来的情景,刚卸下马鞍的瞬间,仿佛时间静止,充满生动的画面感。紧接着“慈帏侍奉已承欢”,展现了母亲的关爱和亲情的温暖,描绘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氛围。
尽管诗人在归期上“负”了中秋的约定,这种遗憾并没有减弱他对团圆的期待,反而通过“兰桂庭前月未残”这一意象,传达出对未来团圆的美好向往。月亮的意象在这里不仅仅是自然景象,更是寄托了游子对家的思念和对亲情的珍视。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展示了游子在外漂泊的孤独与归家的温暖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深厚的亲情与对团圆的渴望,具有强烈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对家庭的思念与对团圆的期盼,体现了游子对母亲的感激与亲情的珍视。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游子”指的是谁?
a) 诗人
b) 游子
c) 母亲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孤独
b) 思念与欢喜
c) 失落
“兰桂庭前月未残”中,月亮象征什么?
a) 失去
b) 希望与团圆
c) 空虚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