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1:10: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1:10:49
四十男儿学干谒,
朝游江淮暮吴越。
漫将衣食累朱门,
讵有文章动金阙。
倦游屡岁赋归欤,
故人相值还唏嘘。
劝我莫作千里客,
留我共读三冬书。
忆别吴阊一年久,
为我糟床压春酒。
入座争迎作赋才,
当筵更觅弹筝手。
酒酣慷慨唤奈何,
风光一往如流波。
女坟湖北莺犹少,
短簿祠南雨正多。
君家奇书一千轴,
锦袱牙签光历碌。
愿随潘左伴青缃,
羞与金张斗华毂。
嗟余短鬓日苍浪,
太息忧来未可忘。
鼓挝马槊差亦得,
若问读书非我长。
四十岁男子学习应酬,
早上游玩于江淮,晚上游荡于吴越。
漫无目的地将衣食堆积在富贵人家,
哪里有文章能打动金殿。
频频的游历让我感到疲倦,
老朋友见面不禁唏嘘。
劝我不要做千里之外的客人,
不如和我一起共读寒冬书籍。
想起和吴阊分别已久,
为我储存酒坛压在春酒上。
入座时争相迎接作赋的才子,
在座上又想找弹筝的朋友。
酒酣畅时慷慨呼喊着,
美景如同奔流的波浪。
女坟湖北的莺鸟仍然稀少,
南方的寺庙雨水正多。
你家珍藏的奇书有一千卷,
锦袱与牙签光辉灿烂。
愿随潘左(潘岳)一起伴读青缃,
羞于与金张(金农、张岱)争斗华丽。
叹息我短发日渐苍白,
长吁忧愁难以忘怀。
鼓声和马槊的差异也无妨,
若问读书的事,我并不擅长。
陈维崧(约1620-1700),字君璧,号青溪,江苏扬州人,清代著名诗人,擅长诗词和散文。他的诗风婉约而不失豪放,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
这首诗写于春日,诗人与好友相约共读书籍,表达了对读书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惜。通过描绘游历生活的疲惫和对读书的向往,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
这首诗以春日为背景,借助描写自然与人际关系,展现了诗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友情的珍视。开篇以四十岁男子的游历为引,透露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思,表现出对功名富贵的淡泊。接着,诗人通过对朋友的劝诫,表达了对共读书籍的向往,显示出知识的力量和友谊的温暖。
在叙述中,诗人通过“酒酣慷慨”的场景,展现出一种豪放的气质,仿佛是在寻求逃避现实的短暂欢愉。然而,随着对“女坟湖北莺犹少”的描写,诗人又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反映出生活中的无奈与孤独。最后,诗人感叹自身的短发和苍老,传达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知识追求的渴望与无奈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全诗的情感核心。
全诗围绕着对读书生活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通过游历与归属的反思,表现出诗人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朱门”指的是: A. 贫穷人家 B. 富贵人家 C. 学校 D. 寺庙
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 A. 游玩 B. 饮酒 C. 读书 D. 交往
诗中提到的潘左是指: A. 一个著名的诗人 B. 一个历史人物 C. 一个地名 D. 一个神话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