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03:46
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
作者:丘逢甲 〔清代〕
极目平芜欲化烟,
春愁黯黯不成眠。
半醒半醉帘垂地,
微雨微晴水拍天。
望里花光浑暗淡,
梦中云气太缠绵。
伏雷未起蛟龙蛰,
闲过东风混沌年。
极目远望,平坦的原野像是要化作烟雾,
春天的愁苦使我心情沉重,无法入眠。
半醒半醉地,帘子垂挂在地上,
细雨和晴天交替,水面拍打着天空。
望去花影朦胧而暗淡,
梦中云雾缠绵不绝。
雷声尚未响起,蛟龙还在蛰伏,
闲适地度过了东风送来的混沌年份。
作者介绍:丘逢甲(1810-1858),字仲华,号秋水,湖南人,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表达对时局的关切与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之际,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对未来的期待。
丘逢甲的《春阴和覃孝方 其一》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天的微妙变化,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苦。开篇的“极目平芜欲化烟”,以广阔的视野引入,展现出春日景色的苍茫与模糊,象征着诗人心中的迷惘与无助。春愁的“黯黯”使得夜晚的失眠愈发沉重,给人一种强烈的共鸣。
接下来的“半醒半醉”,不仅描绘了诗人状态的模糊,还隐喻着对生活的无奈。细雨与晴天的交替,既反映了自然界的变化,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诗中“望里花光浑暗淡”一句,更是通过花光的暗淡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最后两句“伏雷未起蛟龙蛰,闲过东风混沌年”,更是将情感推向高潮。蛟龙的蛰伏预示着潜在的希望,而“闲过”的态度则反映出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接受。整首诗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愁苦与对未来的迷茫,同时也蕴含着对生命潜力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极目平芜”中的“极目”意为:
A. 目光短浅
B. 远望
C. 眼前
下列哪一句体现了诗人对春天的愁苦?
A. 微雨微晴
B. 半醒半醉
C. 望里花光
“伏雷未起蛟龙蛰”的含义是:
A. 雷声已响
B. 蛟龙已出
C. 潜在的力量尚未释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