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时间: 2025-05-02 12:37:12

诗句

挥毫起制来东省,蹑足修名谒外台。

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鱼书轻刺史,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37:12

原文展示

寄毗陵杨给事三首

挥毫起制来东省,
蹑足修名谒外台。
好著櫜鞬莫惆怅,
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鱼书轻刺史,
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
却要斜飞取势回。

东城南陌昔同游,
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
且须欢喜作邻州。

白话文翻译

寄给毗陵的杨给事三首

挥毫写信送往东省,
轻声走访外台修名。
好好地携带鞭鞘,莫要惆怅,
文能出将入相才是全才。
曾经主办鱼书轻视刺史,
如今我自请到左边的鱼来。
青云直上没有多少地方,
却要斜飞来回取势。

东城南陌曾经同游,
坐上已无人再续流。
屈指如今已是零落,
且须欢喜做邻州。

注释

  • 挥毫:挥笔,写作的意思。
  • 东省:指东边的地方,如京城的东边。
  • 外台:古代官署,指外朝的台阶或大堂。
  • 櫜鞬:指箭袋和刀鞘,象征武器。
  • 青云:象征高升的志向与抱负。
  • 左鱼:指左边的鱼,可能是指某种官职或象征。

典故解析

  • “鱼书”:历史上指代书信的传递,可能寓意关系或交往的方式。
  • “轻刺史”:在唐代,刺史是地方官,轻视刺史可能暗示对地方官员的不屑一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号湘川,唐朝著名诗人、散文家。他以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深刻洞察著称,尤擅长五言律诗和七言绝句。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反映了作者对个人仕途的思考,以及对昔日友人的怀念与现状的感慨。诗中表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以及对人生起伏的认识。

诗歌鉴赏

刘禹锡的《寄毗陵杨给事三首》以其清晰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首联以“挥毫起制来东省”引入,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对外界的探索精神。而“蹑足修名谒外台”则表现了他对名声的渴望和对权势的追求。接下来的“好著櫜鞬莫惆怅”则提醒人们应当珍惜手中的才华,而不是感到惆怅。诗中的“出文入武是全才”则强调了文武双全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对多才多艺的崇尚。

整首诗通过对昔日同游的回忆,勾勒出了一幅友谊的画面,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时光流逝的无奈。最后一句“且须欢喜作邻州”则是一种积极的自我调适,提醒人们即使生活境遇有所变化,也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未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挥毫起制来东省:诗人以挥笔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表明他正在向东省(可能指京城)寄信。
  2. 蹑足修名谒外台:轻声走访外台,强调他在追求名声的过程中小心谨慎。
  3. 好著櫜鞬莫惆怅:强调要珍惜才能,不必因现实而感到惆怅。
  4. 出文入武是全才:表达了文武双全的理想,强调多方面的才华。
  5. 曾主鱼书轻刺史:回忆过去的经历,表现出对地方官员的不屑。
  6. 今朝自请左鱼来:表示自己已经主动请缨,寻求机会。
  7. 青云直上无多地:形容快速升迁的机会不多。
  8. 却要斜飞取势回:暗示在事业上也要灵活应对,寻找机会。
  9. 东城南陌昔同游:回忆与友人同游的美好时光。
  10. 坐上无人第二流:感慨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不再。
  11. 屈指如今已零落:数算曾经的同伴,如今已大多散落。
  12. 且须欢喜作邻州:鼓励自己以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变化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通过描绘昔日与现在的对比,表现出人生的无常。
  • 拟人:借用“青云”来象征理想与希望,使抽象的概念更为生动。
  • 排比:多处使用排比手法,增强诗句的节奏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刘禹锡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起伏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乐观态度。通过对自己经历的反思,诗人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逆境中仍要保持乐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青云:象征理想与抱负,代表着高远的志向。
  • 櫜鞬:象征武器与力量,体现出一种潜在的斗志。
  • 东城南陌:代表着过去的美好回忆和失去的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青云”象征什么? A. 低洼的土地
    B. 高远的理想
    C. 亲密的友谊

  2. 诗人对昔日朋友的情感是? A. 失望
    B. 愉快与怀念
    C. 忘却

  3. 诗中“出文入武”强调了什么? A. 只重视文才
    B. 文武双全的重要性
    C. 只重视武才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王之涣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刘禹锡的作品更注重内心的感受与对现实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的气势。两者虽然在主题上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除夜宿茅公渡盛秀才寓馆 十三日晴和南皋二首 其二 峡江道中 云思 上元灯词 其二 咏怀 石岐旅馆汪山人携酒夜过 同叔用宿子之家 仁圣太后寿日午门酺燕 颖叔招饮吴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别置一喙 田字旁的字 千日醉酒 稻粱谋 洞察其奸 极服 王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有志竟成 不耻下问 牛字旁的字 赠锡 石南 把开头的成语 俞扁 韋字旁的字 敌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