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5:1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5:17:16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
作者:刘禹锡 〔唐代〕
乍起衣犹冷,微吟帽半欹。
霜凝南屋瓦,鸡唱后园枝。
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
两传千里意,书札不如诗。
刚刚起床,衣服还感觉寒冷,轻声吟诵,帽子也微微倾斜。
霜冻覆盖了南边屋顶的瓦片,鸡在后院的树枝上鸣叫。
洛水清澈,晨曦中的云彩如碧,吴宫的黄叶正值时节。
心意通过书信能传达千里,但书信终究不如诗文来得动人。
作者介绍:刘禹锡,字梦阮,唐代著名诗人,生于742年,卒于804年。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写山水田园诗,常反映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刘禹锡在初冬时节收到好友乐天的书信后所作。诗中体现了诗人与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初冬寒冷景象的细腻描写。
《酬乐天初冬早寒见寄》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诗。诗人以初冬的寒意作为背景,展现了他对友人寄情的渴望与珍视。开头的“乍起衣犹冷”描绘了清晨的寒冷,带有一种朦胧的意境,仿佛让人感受到冬日的刺骨寒风。这种寒冷不仅是气候的冷酷,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映照。
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诗人采用了“霜凝南屋瓦”和“鸡唱后园枝”等细腻的意象,展现出冬日早晨的宁静与生机。这些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也为后文的情感铺垫了背景。接着,诗人通过“洛水碧云晓”、“吴宫黄叶时”进一步描绘了冬日的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同时也引出了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两句“书札不如诗”更是点明了整首诗的情感核心:尽管书信可以传达情意,但诗歌所能表达的情感却更为深厚与动人。这种感情的传递正是诗歌的魅力所在,让人在寒冷的冬日中感受到温暖的友谊。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体现了人情与自然的交融。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乍起衣犹冷”表达了什么样的情境?
“书札不如诗”说明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