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3:42:0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3:42:03
又愁 其一
作者: 屠寄 〔清代〕
天涯毳幕动银筝,梦里刀环识玉京。
却信单于能保塞,不缘瓯脱漫观兵。
龙沙嘐唳回猋入,虎穴阴岑贯索明。
稍喜渥洼天马至,汉家郊祀荐新声。
在天边的毳幕中,银筝轻轻摇动;梦中刀环映射出玉京的景象。
我却相信单于能够守住边塞,不因瓯脱而闲观战事。
龙沙的山崖上,猋风回旋而入;虎穴的阴影中,明光透过索道。
稍微高兴的是,渥洼的天马终于到达,汉朝的郊祀仪式奏起了新乐。
作者介绍:屠寄,清代诗人,性情洒脱,诗风豪放,作品多描绘边塞风光与人事,具有强烈的时代特征。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时期,诗人以边塞为题,借古喻今,表达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与对未来的思考。
《又愁 其一》是一首反映诗人内心忧虑的边塞诗,通过描绘远方的风景与梦境,表达了对国家边疆安全的关注。诗的开头以“天涯毳幕动银筝”引入,营造出一种惆怅的氛围,象征着遥远的思念与对往事的追忆。接着,通过“梦里刀环识玉京”的描绘,表现了诗人梦中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之间的对比。
在后面的几句中,诗人提到“单于能保塞”,显示了对北方敌人的敬畏与依赖,反映出当时历史背景中,边疆防守的重要性。而“龙沙嘐唳回猋入,虎穴阴岑贯索明”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出边塞的险峻与复杂,透出一种紧张的气氛。
最后,诗的结尾“稍喜渥洼天马至,汉家郊祀荐新声”则暗含对国家未来的希望,表达了对汉朝文化的怀念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整体来看,诗人在忧愁中也流露出一丝乐观,反映出诗人对国家前途的深切思考和期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边塞的险恶与对未来的期望,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复杂而深邃的情感基调。
诗词测试:
诗中的“单于”指的是哪个民族的首领?
A. 汉族
B. 匈奴
C. 满族
D. 唐族
“稍喜渥洼天马至”中的“天马”象征什么?
A. 速度
B. 希望与未来
C. 战争
D. 文化
诗中提到的“汉家郊祀”是指什么?
A. 农田
B. 祭祀活动
C. 战争
D. 商业活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风光,表达了诗人对边疆的忧虑与思考,但王昌龄的诗更加直接、激昂,而屠寄的《又愁 其一》则更为细腻、内敛,反映了诗人对历史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