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3: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3:48
过潜岳
马戴 〔唐代〕
塞上征兵久,淮南赋敛多。
抱琴方此去,为县欲如何?
潜岳积苍翠,皖溪生素波。
真君松庙近,公退为谁过?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征兵和赋税的感慨,描述了他在潜岳山上所见的自然景色,并流露出对归乡的思考。诗的开头提到征兵的困扰在边塞持续已久,而淮南的赋税也让人感到沉重。抱着琴离开这里,心中不禁思索,前往县城又有何意义?潜岳巍峨的翠绿,皖溪清澈的波涛,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宁静。真君松庙就在附近,诗人想知道,这一切又是为了谁而存在?
马戴,唐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该诗创作于唐朝时期,是诗人游历潜岳时的所感所思。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征兵和赋税的困扰,以及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过潜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作。诗人在边塞的征兵和赋税中感受到生活的重压,心中充满了无奈与惆怅。前四句通过对边塞征兵的描绘,展现了战争带来的苦痛与负担,抒发了对家国的忧虑。而后四句则转向对自然的描绘,潜岳的苍翠和皖溪的波光让人感受到一种宁静与美好的对比,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追求。
整首诗在结构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是对现实的沉重反思,后半部分则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心灵的寄托。诗人以“抱琴”作为自我定位,展现了他对文人生活的向往,也暗示了对社会纷扰的逃避。最后一句“公退为谁过”,引发读者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既是对自己处境的疑问,也是对社会责任的反省。
整首诗表现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塞上”指的是哪里?
诗人抱琴的意图是什么?
最后一句“公退为谁过”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过潜岳》与王维的《鹿柴》都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但王维更加强调内心的宁静和哲理,而马戴则结合了社会现实与个人情感,形成了独特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