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07:56: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7:56:44
一剪梅 下山
为爱前高自觉过。
天生阻隔,不放冲和。
前头何处道缘深,
无福清闲,有分奔波。
老也功亏一任魔。
长春教语,慎勿蹉跎。
自来达道学仙人,
功也无多。行也无多。
为爱而高自觉地走过前方,
天生的阻隔让人难以冲破。
前方何处有深厚的缘分,
却无福享受清闲,只有奔波。
年老时也只因任性而功败垂成。
长春的教诲,要小心不要错过时机。
自古以来,追求道理与成仙的人,
功劳并不多,行动也不多。
作者介绍:尹志平,元代诗人,生平不详,其诗风多表现对人生、道理的思考,常以个人情感为引子,融入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元代,社会动荡,文人多感怀,尹志平以个人情感为出发点,探讨人生与道理,表明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一剪梅 下山》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对人生道路的思考,表达了对缘分、清闲生活的渴望,以及对命运无常的感叹。在诗中,诗人提到“天生阻隔”,暗示人生有许多无法逾越的障碍,而“无福清闲,有分奔波”则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对平静生活的追求却常常被现实的奔波所打断。诗的后半部分,诗人提到“功也无多,行也无多”,反映出一种对追求的无奈与反思,这种对人生的深刻理解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力量。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对比、隐喻等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通过对比“无福清闲”和“有分奔波”,突显了人生的无奈与追求的难度;“天生阻隔”与“长春教语”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体现出人生道路的复杂与不易。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尤其是对缘分、命运、追求的无奈和反思,传达出一种哲理性的警醒。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天生阻隔”指的是什么?
A. 自然障碍
B. 人生的困难
C. 社会制度
诗中“无福清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生活的满足
B. 对清闲生活的向往
C. 对工作的热爱
“功也无多,行也无多”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什么看法?
A. 努力总会有回报
B. 追求与成就的无奈
C. 生活的美好
答案:1-B;2-B;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尹志平的《一剪梅 下山》与李白的《将进酒》同样探讨了人生的意义与追求,但李白更多的是对豪放人生的赞美,而尹志平则更倾向于哲理的反思与人生的无奈。